新京报讯(记者彭镜陶实习生姜妍羽)炎炎夏日,桨板运动成为不少北京市民消暑纳凉的好选择。然而,近期部分市民在开放性水域自发开展桨板活动,存在安全隐患。为此,北京市西城区消防救援支队联合什刹海水上运动中心于8月15日在宋庆龄故居码头举办桨板运动安全科普活动,向市民普及安全知识,倡导规范游玩。
教练穿上救生衣划桨板。实习生姜妍羽摄
什刹海水上运动中心负责人白桦介绍,桨板运动对水域环境有严格要求,第一,水流速度小于0.5米/秒。第二,水质要在二类水到三类水之间。如果是三级以上的水质,皮肤接触可能会有过敏反应。第三,水底结构要干净,没有过多的水草、树枝、礁石。他建议,普通爱好者应该选择正规运营的水域,避免因不熟悉水域情况而发生意外。
此外,适宜的水深对进行桨板运动也很关键,水深最好处于1.5米到3米之间。白桦强调,爱好者们在进行桨板运动时,必须穿戴救生衣,并选择配备专业救援力量的场所。据了解,什刹海水上活动中心设有救生艇巡逻,配备持证救生员和驾机员,并实施24小时巡视监控,确保出现突发情况时救援人员能在1分钟内抵达现场。
水上运动中心教练员李叔朋提醒:“参与桨板运动前需做好充分准备,需自备速干衣、防晒霜和换洗衣物。并且,7岁以下儿童需家长或教练陪同,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人群不建议参与。”
针对新手玩家,李叔朋特别强调应避免盲目模仿高难度动作,“像‘跳发’(从码头跳上桨板)等技术动作,一旦失误可能导致后脑勺撞击岸边,十分危险。”他建议,新手可采用跪姿滑行,以降低重心,提高滑行的稳定性。此外,许多体验者为了拍出好看的照片,脱掉救生衣的行为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上板前的检查同样关键。李叔朋提醒,玩家需要进行两个环节的检查:第一,确认桨板气压是否在15至18帕之间;第二,检查脚绳是否完好。
西城区消防救援支队什刹海消防救援站消防员刘正轩提醒广大市民朋友,不建议私自前往野外水域开展桨板运动。“开放水域情况复杂,可能存在水草、水草或礁石,盲目下水有危险。并且,如果遇到大风暴雨天气、游船经过或上游开闸泄水等情况,容易引发水情变化,很难及时应对。”刘正轩建议市民选择游泳馆、水上乐园、水上俱乐部等正规活动场所,“一定要正确穿戴有裆带的救生衣,牢记景区急救电话,并尽量结伴而行。此外,不会游泳的市民应在专业教练陪同下体验,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