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钱,你生娃,这是交易。这种想法,正在网上悄悄流行。一些人觉得,既然男人出了彩礼、买了房,那女人生孩子就是履行合同。甚至认为,孩子是父亲出钱雇母亲生的,所以孩子只需要赡养父亲,母亲没这个资格。把生养之恩,算成了一笔赤裸裸的经济账。但法律可不认这笔账。《民法典》写得清清楚楚,子女对父母都有赡养义务。这和血缘关系、抚养事实挂钩,不是看谁出了钱。不赡养母亲,那是在违法边缘试探。再说回生孩子这件事本身。它从来就不是一个轻松的任务。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摆在那,每一次怀孕都伴随着实实在在的健康风险,产后抑郁的发生率高达15%。这还没算上那些看不见的代价。大学的研究报告指出,一个女性因为生育和照顾家庭,职业生涯会受到巨大影响,终身收入可能因此减少近五分之一。这些损失,是任何彩礼都无法完全衡量的。这种极端言论的出现,其实也反映了一种社会焦虑。特别是天价彩礼,确实压得一些家庭喘不过气。2020年,全国彩礼均价就到了14万。当婚姻和金钱捆绑得太紧,就容易让人产生这种扭曲的对抗心态。可解决问题的办法,绝不是把女性的生育价值贬低成一场交易。家庭不是公司,夫妻不是雇主和员工。当一个家开始用计算器去衡量谁付出更多、谁欠谁的时候,这个家其实已经散了。承认女性生育的巨大付出,完善生育保障,让她们在成为母亲后没有后顾之忧。同时,也倡导男性共同承担家庭责任。这才是正道,而不是在对立的泥潭里互相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