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货币政策,央行释放新信号!

央行8月15日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明确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并就物价水平、信贷投向、金融支持促消费等热点话题回应关切。

报告提出,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把握好政策实施力度和节奏,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持续营造适宜的金融环境。

——物价: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物价水平温和回升积极因素增多。

——利率:持续强化利率政策的执行和监督,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汇率: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金融助力释放消费增长潜能:不断拓宽支持消费的融资渠道。稳固信贷支持力度,加快发展债券、股权等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大对服务消费供给企业的金融资源投入,支持经营主体产业升级、业态融合。

物价水平温和回升积极因素增多

“下一步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关键还是抓好落实。”业内专家表示,前期出台的货币政策举措,从中央银行传导至金融体系再到实体经济,其政策成效会进一步显现。对政策传导情况和实际效果要密切跟踪,保持连续性、增强灵活性,充分释放政策效应。此外,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还需要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进一步发挥政策合力。今年以来,财政、货币、产业等宏观政策加强协同配合,效果也在持续显现。

展望下一阶段的主要政策思路,物价方面,报告提出,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

关于物价走势,报告判断,物价水平温和回升积极因素增多。随着各项宏观政策加力实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也会支撑物价企稳回升。近期中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提振消费的宏观调控思路也在逐步有效落地,这些方面对物价的合理回升也将产生积极影响。

“整治内卷有助于物价回升,近期焦煤焦炭、玻璃等大宗商品价格都出现了明显上涨。”业内专家表示,近年来,货币政策持续多次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社会融资条件也比较宽松,在提升物价方面货币政策进行了许多努力,并将其作为政策的重要考量。物价根本上由供需决定,提振物价需要各项宏观政策发挥合力。

关于利率,报告要求,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机制,发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持续强化利率政策的执行和监督,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针对汇率,报告提出,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报告还要求,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用好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

信贷投向结构发生深刻演变

当前,我国信贷结构优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提升。报告专栏称,目前,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和广义货币(M2)余额已分别突破430万亿元和330万亿元。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在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的同时,需要不断优化信贷结构。

过去十年间,我国信贷投向结构发生了深刻演变。报告显示,主要驱动因素由重资产行业向高质量发展领域升级换挡,新增贷款结构已由2016年的房地产、基建贷款占比超过60%,转变为目前的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占比约70%。

此外,从新增贷款投向看,新动能和内需领域的贷款保持较快增速;从贷款期限结构看,中长期贷款占比上升;从贷款主体结构看,企业贷款占比不断增加。

“当前银行贷款的重点投向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方向一致。”业内专家表示,大部分新增贷款投向新动能和扩内需相关领域,贷款期限提升则有助于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因为短期贷款主要用于企业日常运行和资金周转,中长期贷款更多用于投资和扩大再生产。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力度也持续增强。报告提到,2025年以来,科技贷款服务延续量增、价降、面扩态势。截至6月末,科技贷款余额达44.1万亿元,同比增长12.5%;银行提供科技贷款服务的企业已达108.5万家,科技型企业平均获贷率为51.9%;6月新发放科技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90%,较年初和上年同期分别低0.21个和0.44个百分点。

报告明确,下阶段,金融体系将继续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聚焦国民经济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围绕科技创新和扩大消费等支持主线,持续优化信贷结构,推动信贷供给与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动态平衡更为适配。

推动改善高品质服务消费供给

近期,系列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举措面世。报告专栏文章《金融支持促消费要关注改善高品质服务供给》提出,近年来服务消费保持蓬勃发展势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消费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发展服务消费面临的突出问题是需求较强领域的服务消费供给不足。”报告提到,包括:供给总量不足,供给质量有待提升,以及企业盈利能力不足。

业内专家认为,这为未来金融支持促消费指明了方向。金融部门要支持推动改善高品质服务消费供给,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助力释放消费增长潜能。

为进一步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报告称,下阶段,金融政策将着重从供给侧发力,并与其他政策形成合力,推动改善高品质服务消费供给,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助力释放消费增长潜能。

首先是发挥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保持流动性充裕,持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营造有利于扩消费的金融环境;强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落实好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工具,用好用足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加大服务消费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

其次是不断拓宽支持消费的融资渠道。稳固信贷支持力度,加快发展债券、股权等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大对服务消费供给企业的金融资源投入,支持经营主体产业升级、业态融合。

最后是强化政策协同配合。发挥财政、就业和社保等政策的协同效应,加快制定中长期消费发展战略,加大低收入群体保障力度,优化养老、育幼、医疗等服务体系,有效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