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半成品”战机迪拜狂揽订单,价格低到买家集体“上头!” 土耳其带着没有发动机、没有风洞、没有隐身涂层的“可汗”战机到迪拜,能一口气签下了几十架意向订单,原因只有一个:价格低到让买家忽略了它还没完全定型。 从外观看,“可汗”确实唬人:21米长、14米宽,双垂尾、加莱特进气道,内置弹舱能塞6枚导弹,碳纤维机身看着就高级,土耳其还吹牛:“它能超音速巡航,指挥无人机作战,性能碾压F-35!” 但扒开这层皮,问题一大堆,最要命的是发动机,现在用的还是美国通用电气的F110-GE-129,推力才13吨,连F-22的F119发动机都赶不上。 土耳其自己搞的TF35000发动机还在测试,连“能不能用”都没谱,隐身涂层更搞笑,连风洞测试都没做完,现在战机涂的还是“临时漆”,实战分分钟被雷达发现。 更绝的是,这战机2024年2月首飞,第二次试飞就因为结构问题返厂维修,量产时间从2025年拖到2028年,网友吐槽“这哪是战机?分明是‘空中半成品’!” 虽然“可汗”浑身是坑,但中东买家却集体“真香”,原因就一个:太便宜了! 土耳其开价多少?一架不到3000万美元!啥概念?F-35要8000万美元一架,法国“阵风”更是高达1.9亿美元,中国的歼-10C也要6000万美元,“可汗”的价格,直接砍到对手的零头,连“白菜价”都算不上,简直是“白菜根价”! 更狠的是,土耳其还允许“分期付款”,买家先付定金,飞机交付了再结清尾款,这对预算紧张的小国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比如巴基斯坦,被美国卡脖子买不到F-16升级包,急需新战机撑场面,“可汗”3000万美元一架,买10架才3亿美元,比买F-35省太多。 印尼更精明,他们现役的F-16、苏-27平均机龄超25年,急需换代,买法国“阵风”要81亿美元,买美国F-15EX也要花钱,而“可汗”的100亿美元能买48架,还能在印尼本地组装,带技术转让,性价比直接拉满。 就连沙特、阿联酋这些“土豪”也在观望,他们当然想要F-35,但美国不卖啊!与其等美国松口,不如先买个“便宜货”撑场面,反正“可汗”长得像F-22,开出去也不丢人。 看着土耳其用“半成品”战机收割订单,给人第一反应是:这届买家太“精明”了!但冷静想想,这种“低价策略”真的靠谱吗? 对买家来说,便宜确实能解燃眉之急,印尼、巴基斯坦这些国家,空军装备老化严重,急需新战机撑门面;“可汗”的价格和分期付款,让他们能用有限预算实现“现代化”。 但问题在于,军贸不是“一次性买卖”,战机交付后,维护、升级、弹药供应都是长期投入,如果土耳其的国产发动机迟迟不能到位,或者美国突然断供F110发动机,“可汗”就会变成“一次性玩具”,甚至沦为“机场摆设”。 对土耳其来说,这笔买卖更像一场“豪赌”,他们用订单资金反哺研发,赌的是国产技术能快速突破;用低价抢占市场,赌的是买家愿意为“未来潜力”买单。 但军贸市场最残酷的规则是:性能决定口碑,口碑决定生死,如果“可汗”战机量产后频繁出故障,或者隐身性能被实战打脸,土耳其的军工信誉就会崩盘,未来再想卖武器可就难了。 说到底,军贸不是“拼多多”砍价,也不是“期货交易”,买家要的是“即战力”,卖家拼的是“硬实力”,土耳其的“可汗”战机能不能从“网红款”变成“经典款”,还得看2028年量产时,它到底是个“五代机”,还是个“五代机概念的四代机”。 要是发动机还是“二手货”,隐身涂层还是“临时漆”,那买家们可就真成了“冤大头”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