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晚上8点,特朗普开出访华条件,北京不必留座,美方态度嚣张! 中国九三大阅兵即将举行,中方向一众国家发去邀请函,前往中国首都北京一聚! 在中方没有对美国发出邀请之前,担任美国总统不久的特朗普就曾流露出前往中国访问的“愿望”。 对此,国际社会上众多国家都在持续观望,然而,前段时间,特朗普政府突然增加了“砝码”,24小时之内,连续下达了两项“清洗令”。 2025年7月18日,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赫格赛斯突然发布两则动态声明,禁止中国人员参与任何美国国防部云服务项目。 在那样一个特殊的“节点”,中方主动向美国抛去了橄榄枝,美方为何不见好就收?甚至提出在两周内对中国相关人员完成资质审查。 这件事情在国际社会上引起了广泛讨论,中方行得正坐得直,身正不怕影子斜,但美国这番举动倒是为中美已经缓和的关系泼上了一盆冷水。 一开始,很多国家都在设想一种盛大的场景,世界上三个最强大的国家,美国、中国、俄罗斯,最高领导人齐聚一堂,这将是九三大阅兵最引人注目的场景。 然而,在美国下达了两项“清洗令”之后,一众国家又变成了“墙头草”,开始重点关注风向了,心中疑惑,美国是否和此次中国举办的九三大阅兵观礼无缘? 国与国之间的交谈还是以公平、公正、诚信为主,目前,中方与美方目前依旧在谈判中,没想到,特朗普政府却又开出访华条件。 一方面,特朗普表示确实已经拿到了中方发出的邀请函,但是去与不去,决定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特朗普态度有些“小傲娇”,他的一句“看情况”决定去不去,显然背后还有着一些自己的小心思,比如想要对中国进行“震慑”,又为自己留下充足的面子。 这样一来,当初他自己所说的“希望前往中国访问”的主动,就变成了中国主动提出的邀请,看起来,特朗普此举是反将中国一军。 可特朗普的这套说辞似乎并没有经得起验证,因为中方根本没有配合特朗普政府的自导自演。 对此,外交部也没有给出明确的回应,反应十分低调,不否定、不肯定,中方的态度,又给了一众国家凭空猜测、想象空间。 中方不打算将剩饭炒热,可这边没等到中方回应的特朗普却先一步“发火”了,特朗普表示美国一些媒体宣布的都是“假新闻”,他没有主动想要前往中国,也没有人能逼着他访华。 那么特朗普这么做是为了什么?营造主动权依旧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假象”吗? 特朗普到底访不访华,谈判又是否是空穴来风?实际上,这场谈判的戏码确实有着深层的原因,重点就在于美国和中方在瑞典进行的贸易谈判,这场谈判一直持续到晚上8点,历时数个小时。 中美谈判的结果到底如何?答案并没有第一时间公布,场面更是陷入了“沉默”,或许特朗普提出了什么另外的条件,中方并没有答应。 而就在外界针对中美双方贸易谈判议论纷纷之时,特朗普是否访华的事情又冲上了“国际热搜”。 仔细想想,怎么看都是谈判进入僵持阶段,而特朗普担心面子保不住,提前往媒体上投了一颗烟雾弹,将情况打乱,掩盖谈判的僵局,掩盖美国已经失去主动权的事实。 后续,特朗普指出,访华还是要“看心情”,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姿态,然而,这背后恰恰是因为特朗普政府无计可施,有些心虚了。 如今的美国,无论是经济方面,还是外交方面,都不太乐观,连续攀升的美债,再创历史新高,群众呐喊抗议,外交上,特朗普政府更是一次又一次闹出“乌龙”事件,可信度直线下滑。 中方在谈判中却显得游刃有余,尤其是在美国对铜加征了高额关税之后,中方立刻做出了一项举措,将铜订单偏向俄罗斯,一段时间下来,中国对俄罗斯进口的铜暴涨了81%。 同时,中国又甩出了一张稀土王炸,美国此举不仅没有落得了一点好处,还直接被中国反将一军,处于谈判的劣势地位。 正是中方的沉着冷静,出手果决,才使得特朗普这般“上蹿下跳”,但是他却忽略了一点,谈判的结果重要,过程也同样重要,另外,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也格外重要。 特朗普动不动就以“访华”作为噱头,或许就是在为自己找补,就是为了应对后续最坏的结果:第三轮贸易谈判结果失败,美国不至于在国际社会下不来台,继续维持以往高高在上的姿态。 信息来源:环球时报---特朗普称可能访华,中方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