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冯玉祥为何要烧少林寺?1928年,冯玉祥带兵火烧少林,屠杀武僧,大火烧了40天,

冯玉祥为何要烧少林寺?1928年,冯玉祥带兵火烧少林,屠杀武僧,大火烧了40天,大量古建筑和文献付之一炬…… 嵩山深处,一块被烟火熏得发黑的青石板静静躺在藏经阁遗址旁,石板上模糊的刻痕,还能辨认出是 “禅” 字的残笔,这是 1928 年那场大火留下的最后印记,很少有人知道,这块石板曾见证过千年古刹最惨烈的一天,而点燃那场灾难的,是北洋军阀中以 “基督将军” 闻名的冯玉祥。 故事得从乱世里的那支僧兵说起,民国初年的河南,枪杆子比道理管用,土匪带着土炮抢村,军阀扛着机枪夺城,老百姓躲在炕洞里都怕流弹飞进来。 少林寺的武僧们原本只练拳护院,可 1923 年吴佩孚派来的使者,递上了一个让住持妙兴难眠的提议:给番号,给枪弹,让僧兵编成 “保卫团”,既能保寺庙,也能护乡邻,妙兴摩挲着案头的《易筋经》拓本,窗外传来远处的枪炮声,最终点了头。 这一答应,便让袈裟染上了硝烟味,僧兵们脱下僧袍换上军装,禅房里架起了步枪,晨钟暮鼓间,多了操练的口号,1926 年北伐军打过长江,军阀们像走马灯似的换旗,冯玉祥带着西北军从陕西杀入河南,先投北洋,再靠国民政府,手里的枪杆子越握越紧。 妙兴跟着吴佩孚的队伍在舞阳打了场恶仗,1927 年春天,一颗流弹穿透了他的胸膛,徒弟们趁着夜色把他的遗体背回少林寺,埋在后山的松林里,妙兴死了,可少林寺成了谁都想咬一口的肥肉。 它有两千多亩佃地,每年的租子能养一个团;有历代皇帝赐的金佛银器,随便熔了都够买几十挺机枪;更有那支能打仗的僧兵,成了各方势力拉拢或忌惮的力量。 樊钟秀,这个曾在少林寺学过三年拳的军阀,带着队伍占了登封,径直把司令部搬进了大雄宝殿,佛像前的香炉里,插的不再是香,而是参谋们插的地图指针。 这可捅了马蜂窝 —— 樊钟秀是冯玉祥的死对头,把司令部安在少林寺,等于在冯玉祥的地盘里插了把刀,冯玉祥那会儿正忙着 “破除迷信”,他带着牧师在军营里布道,下令把河南的寺庙改成学校、粮仓,和尚尼姑要么还俗娶媳妇,要么卷铺盖滚蛋。 开封大相国寺的弥勒佛被推倒,改成了牲口市场,和尚们蹲在佛像底座上卖红薯;洛阳白马寺的经卷被捆成捆,当柴火烧了给士兵取暖,1928 年 3 月,石友三带着冯玉祥的部队追着樊钟秀打,樊钟秀的人往山里跑,临走前让僧兵在十八盘山口搭了防御。 僧兵们推着滚石往下砸,砸翻了石友三的三辆卡车,也砸碎了最后的安宁,3 月 15 日傍晚,石友三的士兵踹开少林寺山门时,法堂的匾额还在夕阳下闪着光。 第一个火把扔进去时,老和尚们正围着诵经,火苗舔着百年松木的梁柱,噼啪声盖过了念经声,第二天一早,苏明启带着士兵扛来十桶煤油,踩着满地的经卷碎片往殿宇上泼。 “冯司令说了,给我烧干净!”天王殿的四大天王泥像被火焰烤得淌下泥浆,藏经阁里的《少林拳谱》在火中卷曲成灰烬,那些岳飞、赵匡胤题的字幅,烧得连纸灰都飘不起来。 大火烧了四十天,黑烟把嵩山的太阳都染成了暗红色,山下的百姓说,那段时间晾在院里的衣服,收回来都带着焦糊味,两百多个武僧,有的抱着柱子被烧死,有的冲出去被乱枪打死,最后只剩十几个小和尚躲在山洞里,听着寺庙在火中坍塌的声响。 冯玉祥的队伍拉走了寺里的金银器皿,运走了佃户交的粮食,连铜钟都砸了熔成炮弹壳,有人说他是为了报樊钟秀的仇,有人说他是看上了寺庙的财产,更有人说,他是想借着 “灭佛” 的名义,在河南立起自己的威。 可不管怎么说,千年的香火,断在了军阀的枪杆子下,后来,冯玉祥在黑海的轮船上被火烧死,石友三因为投敌被活埋,河南的老人们说起这些,总会指着少林寺那截烧黑的殿柱叹口气。 如今游客们看到的大雄宝殿,是照着日本寺庙的老照片重建的,只有角落里那块熏黑的青石板,还在默默记着 1928 年的烟火味,就像当年南京夫子庙,日军打来时,魁星阁被炮弹炸塌,秦淮河畔的画舫成了运兵船,那些挂了几百年的灯笼,都被当成柴火烧了。 乱世里的寺庙,就像风中的烛火,看着挺亮,一阵兵戈过来,说灭就灭了,而最苦的,永远是那些躲在烛火下,只想求个安稳的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