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理想汽车(02015.HK)举行新款车i8发布会,推出首款纯电SUV。在理想内部,这款被定义为“集SUV越野性、轿车操控性、MPV实用性于一身”的车型,定价32.18万至36.98万元,试图实现“纯电与增程同价”的突破。然而,发布会后理想汽车股价一路走低,市场似乎对这款“全能车”并不买账。
从预热开始,理想i8就被寄予厚望:要扭转MEGA销量“滑铁卢”的局面,同时也被视为理想再次转型纯电动车的尝试,意义重大。
官方资料显示,该车全系标配四驱系统与空气悬挂,既能实现SUV级别的越野通过性,又能达到类似宝马i7的操控精度,同时通过流线型设计将风阻系数压低至0.218,优于特斯拉Model3。若加装侧滑电动门,其MPV属性更趋明显,被业内戏称为“小MEGA”。
不过这种理想试图差异化竞争的筹码,被外界解读为产品定位模糊,缺乏竞争力,“想什么都要,但最后什么都不精。”甘肃武威一家汽车经销商告诉记者。理想i8试图兼顾越野、轿车和MPV,但可能导致核心场景的体验不够极致,而在他看来,如此定位完全是纯营销的打法,导致理想的受众群体现在已经窄化到“奶爸”,市场反应还需要观察。
其次是定价上与自己品牌其他车重叠,存在“左右手互搏”的情况。32.18万元的Pro版(中杯)、34.98万元的Max版(大杯)、36.98万元的Ultra版(超大杯)。这一价格带不仅与自家L8(增程式)高度重叠,也直接对标问界M8、特斯拉ModelYL(六座版)等竞品。
但从配置来看,Pro版本缺失车载冰箱;二排娱乐屏仅Ultra版提供;而发布会重点推介的VLA智能驾驶大模型,其完全功能也仅向Max版及以上用户开放……综合来说,与竞品车型相比,整体性价比并不高。
一直以来,理想汽车立足于增程车,其纯电尝试仅有两款车型,一次是MEGA,其次是这次的i8。对理想而言,i8的成败不仅关乎一款车型的销量,更影响其“增程+纯电”双线战略的推进。若能在30万—40万元纯电市场站稳脚跟,将进一步巩固其在家庭用车领域的优势;反之,若再现MEGA的市场遇冷,则可能加剧投资者对其纯电转型能力的担忧。
目前来看,资本市场认为其表现未及预期。自发布后,理想汽车股价一路走跌,至7月31日上午11时,股价从119.5港元/股跌至103.1港元,市值约2085亿港元,较本月高点蒸发约600亿港元。目前该车已开启定购与试驾,它能否助理想在纯电赛道破局,仍需市场检验。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