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盾构机都是一次性的?完工后直接就地掩埋?   盾构机个头大、结构重,光是刀盘就有

盾构机都是一次性的?完工后直接就地掩埋?   盾构机个头大、结构重,光是刀盘就有十几米直径,整台机器加起来能重上百吨,它不是在地面上工作,而是在地下几十米深的地方穿行,一旦干完活停在隧道尽头,想把它完整吊出来,难度可想而知。   要拆需要在狭窄空间里进行,还得找地方堆放每个部件,要运得修临时通道、动用大型吊装设备、封路调车,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市区稍有扰动,就可能影响居民、交通、地面建筑,一套流程下来成本高得让人头疼。   这类机器在掘进过程中,刀盘、轴承、液压系统等核心部位长期高负荷运转磨损严重,有时候,掘进过程中还要穿过砂层、岩层、地下水,造成机体老化。   等一个项目结束不少部件已经不堪重负,就算强行拆下来下次用之前也得大修,那种维修成本,可能还不如再造一台新的划算。   这也不代表盾构机用一次就完全报废了,在正式停用之前项目组会尽可能把还能拆下的零部件提前回收。   液压泵、控制系统、电气设备等,这些东西没受太大损伤的,会被送回厂家翻新,等下一台盾构机生产时再装上去,属于“能用就别浪费”的思路,真正留在地下的主要是庞大的刀盘壳体和一些没法拆、也不值拆的结构部分。   有时候盾构机之所以留在地下,还跟工程结构本身有关,地铁或者过江隧道的尽头是一个封闭区域,盾构机挖到这就没路了,要让它“掉头”原路返回几乎不可能,只能在原地结束任务。   这个时候施工方通常会选择在机身周围浇筑混凝土、填充沙土,把它固定在地层中,既不影响结构安全,也算一种稳妥的“退场方式”。   这种做法并不是粗暴地“扔了算”,而是严格按照环保和安全标准处理,在掩埋前机器内部残留的液压油、润滑油都会被抽干,电子元件、线路也会先拆除,确保不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   盾构机埋在地下不影响后续使用,也不会带来安全隐患,反而成了一部分工程结构本身。   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现实选择,在运输困难、维修代价高、现场限制多的前提下,盾构机就地封存是性价比最高的处理方式,把它完整拆出来反倒成了最不划算的方案,城市地下空间本来就紧张,施工安全必须优先。   随着技术进步国内盾构设备制造越来越成熟,有些厂家正在尝试模块化设计,让整机更方便拆解和回收。   未来如果能大幅降低运输和翻新成本,说不定埋在地下的盾构机会越来越少,但在今天盾构机不是“用一次就废”,而是“用到不能用了,也尽量不浪费”,该拆的拆该埋的埋,处理方式看起来简单,其实是背后算计过无数次的结果。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评论列表

或与非
或与非 2
2025-07-28 17:28
像这种隧道,穿过山对面完工难道不可以开出来吗??无语
楷hug
楷hug 2
2025-07-29 01:28
误导大众!现在的盾构机绝大多数都是能回收多次利用的,做个接收井很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