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43年,孙富带领游击队迎面撞见12名伪军,他大喊一声说:“都不要动,把鞋子脱

1943年,孙富带领游击队迎面撞见12名伪军,他大喊一声说:“都不要动,把鞋子脱下来。”伪军忍不住在偷笑,竟然发现孙富只穿袜子不穿鞋子,怪不得他要先缴鞋子后缴枪。

1943年,抗日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华北的八路军游击队在日军“三光”政策的铁蹄下苦苦支撑。冀东地区尤其惨烈,日军制造了5万平方公里的无人区,村庄被烧毁,百姓流离失所。游击队不仅要面对日伪军的围剿,还要忍受物资匮乏的煎熬。孙富,一位山东汉子,带着他的小分队在这片焦土上与敌人周旋。他身高体壮,作战勇猛,是队里的顶梁柱。 孙富家里穷,从小没穿过啥好鞋。1937年日军入侵后,他愤然参军,加入八路军。从那时起,他跟着队伍跋山涉水,鞋子磨破是常事。到了1943年,游击队的日子更苦,补给跟不上,战士们经常缺衣少食。孙富的鞋早就烂得没法穿,他只能裹着破袜子带队行军。脚底磨出血泡,他也咬牙忍着,继续领着弟兄们打仗。

那年冬天,孙富的小分队在柏村沟附近活动。日军扫荡来得突然,炮火轰鸣,形势危急。队长王定国带着大部队拼死抵抗,抢占高地。可日军装备精良,火力压得游击队喘不过气。王定国当机立断,命令队伍分散突围。孙富带着20多人往东走,约定在丁格庄会合。一路上,他们甩开了日军,却冷不防撞上12名伪军。 伪军是日本人扶植的汉奸部队,纪律松散,战斗力不强,但人数比孙富这边多一倍。孙富心里清楚,硬拼风险太大。他果断下令,用手榴弹炸乱对方阵脚,然后带着人绕道跑。可跑了一阵,前方又冒出这12个伪军,堵住了去路。孙富眼疾手快,带着战士们冲上去,把伪军围了个严实。 被围的伪军慌了神,以为自己死定了。可孙富没急着收枪,反而喊了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把鞋子脱下来!”伪军一听,傻眼了,再一看孙富脚上那双破袜子,忍不住偷笑。这当口还惦记鞋子?这队长咋想的?孙富可没心思管他们笑啥,他瞪着眼,又吼了一遍,伪军这才老实照办,把鞋子脱了扔一地。

孙富为啥先要鞋子?道理很简单。游击队穷啊,鞋子比啥都金贵。那时候冀东天寒地冻,战士们脚上没鞋,光靠袜子走山路,冻伤不说,行军速度也拖慢。孙富自己脚上没鞋,深知这滋味。他看伪军脚上那几双皮鞋结实又暖和,立马动了心思。先把鞋弄到手,既能给自己和弟兄们解决问题,还能让伪军光脚跑不了。这招,既解了燃眉之急,又打击了敌人,一举两得。 孙富挑了双最大的皮鞋套上,脚底一暖,心里也踏实了。剩下的鞋子分给队员,伪军只能光着脚被押走。到了丁格庄,孙富带着人站得整整齐齐,等着王定国归来。王定国一见他脚上那双新鞋,乐了,问哪来的。孙富咧嘴一笑,指指伪军,说是他们“送的”。这事后来传开了,成了队里的一段笑谈。 这笑谈背后,是孙富的机智和胆识。他不是光想着自己,更多是为队伍着想。那时候,游击队物资全靠自己筹,缴获敌人装备是常事。可像孙富这样,连鞋子都不放过的,还真不多见。抗战胜利不容易,靠的是千千万万像孙富这样的人。那双从伪军脚上抢来的鞋,却成了那段艰苦岁月里的一抹亮色,让人记住了一个普通游击队员的担当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