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李彦宏内部信:为什么百度起个大早,却赶了晚集?

从曾占据33%市占率的百度外卖被饿了么吞并,到文心一言先发优势尽失沦为行业笑柄,再到智能驾驶领域极越汽车的倒闭,这家早期布局诸多前沿赛道的巨头,屡屡错失先机。近日,李彦宏在内部信中将问题归咎于“不聚焦”,但背后的根源或许更为复杂。本文结合内部视角,剖析百度存在的深层问题:CEO被构建的“楚门的世界”隔绝真实用户体验,部门墙导致业务内耗、协同低效,员工驱动力不足与评价体系失效让执行层疲于应付,信息失真更是让战略决策偏离实际。

虽然,我在百度待的时间不长,但你要问我哪家公司的程序员地位最高,我一定会说是百度,因为产品经理那是真的会哭着、“跪着”让我们改需求啊!

但近几年来,百度的发展很奇怪,闹了不少笑话,最后落得个:起个大早赶个晚集?的“美誉”。

近日,在季度高管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终于忍不住了,做了一场主题为《求真务实》的内部演讲,非常罕见地系统反思了百度的组织文化,也复盘了业务上的得与失。

关于百度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无非这几件事:

文心一言掌握先发优势后一路拉跨,几乎成为行业笑柄;

百度外卖曾经一度达到33%的市占率,而后直接被饿了么吃掉了;

百度智能驾驶也起得很早,无论赛道还是评价初期都非常好,而去年极越汽车倒闭事件闹得沸沸扬扬;

事情都是对的,只不过厂长最终貌似将原因归纳到了不聚焦,这可能又错了…

怎么说呢?也许厂长与我们看到的世界不一样!

一、我们的世界不一样

这不是在说笑,厂长与我们看到的世界可能真的不一样!就我所知,在某些公司,各个部门会将CEO的账户做深度预警!

举个实际的例子吧:某上市老板老家在成都,每次过年期间都会反馈视频很卡。

而底下架构师早已为CEO的账号部署了完善的监控链路埋点,从该CEO打开APP,到他什么时候点击了什么按钮,看了什么视频,做了什么操作,几乎向录屏一样被还原了!!!

在这个基础下,他们很快就发现四川的某个CDN节点有问题,这里的结果就是:老板仅仅在群里发了个消息,第二天问题就消失了,但其他人的问题消失与否,不知道…

而据我所知,有的大厂部门,会为CEO定制化开发APP功能(无论技术复杂度多高),极有可能老板看到的和其他用户不一样:当用户在抱怨广告很多的时候,CEO很疑惑明明没广告啊、当用户在抱怨视频很卡的时候,CEO美女刷得飞起…

你要让老板怎么共情用户呢?你要让老板如何吐槽产品呢?他体验是真的很好啊!

我们的世界不一样,而这个世界是中高层干部赋予CEO楚门的世界!

二、部门墙

在前面我们做AI+管理2B创业失败时候就做过总结:企业的成功难以总结,因为要么你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成了,但管理不行一定会拖垮整个团队!

百度这个公司,很大程度上输在执行上,从个人微观的角度去看,他们精英与聪明人实在太多了!

我记得还是23年的样子,我们正在做一个医疗AI的项目,当时除了自研模型(LLama)以外也在尝试国内各种大模型,包括文心、智谱等。

百度的售前其实挺给力的,为了推广文心直接调了两个T8的高工跑过来天天跟我们一起调试,也取得了一些效果。

因为我之前是百度的,很快的拉近了与工程师的关系,就问道他们文心的迭代情况,而执行层的反馈居然是有些悲观的,大概意思是:

虽然文心在内部是大头,但公司内依旧有很多团队在自己用LLama做训练,甚至有些团队的数据整理起来很烦,很多阎王好过、小鬼难缠的事…

而后百度貌似派了一个“明星”团队过来与我们探讨战略合作,我们老板就只问了一个问题就宣告合作终止了:我们是做医疗AI的,你们是做通用模型的,百度健康也是做医疗AI应用的,从布局来说,他们会继续做吗?

对面排头的貌似职级不低,但说出来话直接就冷场了:他们当然会做,我们怎么管得着他们…

就这一件小事其实体现出了巨大的问题:百度内部是真的不统一啊,他们业务之间是互相打架的,而且这个情况貌似很常见?

百度这边的招聘文化是很喜欢精英的,如qujing这种“精英”内部干起仗来特别积极,毕竟“攘外必先安内”嘛,所以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事情太多了。

其实哪个公司都有部门墙,百度有部门墙没问题,但公司层面如何在重大战略时候不要让部门的基本目标互斥,这是很大的问题。

三、驱动力在哪

再把视野放近,把时间线往前拉,我还在百度的时候,当时要接大搜业务就特费劲,他们那个产品体验就不是人可以接受的。

首先,公司最重要的业务的文档写得是极烂的,我要接入流量需要辗转问5个人以上!

我至今还记得,当时问A一个问题,A让我找B、B让我找C、C让我找D、D让我找E,最后E解决不了让我找A!

我TM从早上干到晚上,又回归原点了!

我确实不想原样找A,于是先是在百度Hi上换了个女性的昵称,再是换了个小清新的美女头像,然后才去问A,最后不知道是头像问题还是问了一圈知识增加了,反正问题解决了…

还有一次(换头像前)也是公司核心业务大搜的接入,因为他们文档确实很烂,还有很多语言上的要求,我确实忍不住抱怨了一句:万一接入者不会那个语言怎么办呢,你们考虑增加语言类型吗?

谁知对方一句话就给我干翻了:不会问你导师去,我没义务教你!

我那个去:他们对自己的产品体验就是这个态度啊…

其实回过头来看,我是能理解那个维护者的,因为他干的都是脏活累活,做好了不能升职加薪,做差了锅还很大,所以一脸怨妇样,他没什么驱动力…

另一方面,团队里面有个海归硕士、北京大姐(特有钱!),大公司异地办公很,天高皇帝远,听说他经常上班在外面闲逛,有一次部门老大让开会找不到人,他谎称自己在拜访客户,10分钟从电影院跑到了公司,这真的很屌…

百度里面类似这样的人是很多的,但只看简历面板,他们拿出来又是很优秀的…

四、信息失真、评价失效

其实很多大公司都有类似的问题,老板活在楚门的世界中,根本不知道各个部门意见拉扯到什么地步,更是不知道底层执行员工是如何的得过且过。

信息失真导致老板看到得都是好的,反过来误判又给出了错误的战略,一步错,步步错;

评价失效导致基层员工看不到希望,如果身边都是偷奸耍滑的人,那我就只干对得起工资的活了。

但这评价失效,绝不是基层的问题!它直指公司这套“精英体系”的核心病灶:上升通道的扭曲与资源的错配。

这里大家可以对比下之前小红书爆出来的大公司病诊断书,与百度的情况很类似的:官僚主义盛行!

Leader自己不下场,只会画大图,用宏观的叙事逻辑去push一线,最终结果是你忽悠我,我敷衍你的模式。

资深序列,是需要啃硬骨头,如果他们热衷于“逐字逐句分析上层意图”,对真正影响用户体验和业务推进的“重要问题视而不见”,那产品必定巨难用!

而这里最致命的问题可能是:向上管理的升职了,踏实干活的离职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厂长将问题归因于“不聚焦”,或许看到了表象,但更深层的原因,是支撑“聚焦”的底层机制:上升通道失灵了。

不解决信息传递与评价失效问题,战略聚焦也依旧执行不下去的。

五、结语

百度需要的,或许不是简单的聚焦,而是深刻反思:资源到底该流向哪里?

公司的核心战略是什么?支撑这些战略的关键动作,如打通协作、优化核心体验、攻坚关键技术又是什么?评价体系必须与这些关键动作强绑定。

写烂产品文档导致协作成本巨高?那就让文档质量、协作效率成为晋升和考核的核心指标之一!破除部门墙有重大贡献?其奖励应远高于守住自己地盘。

其次是如何衡量真实价值?需要打破“职级=价值”的简单映射。

是否可以探索更精细化的价值评估?比如对项目/任务进行分级定价,让解决复杂问题、承担高风险、创造显著用户/业务价值的行为获得与之匹配的回报?

让做“基建”、“啃硬骨头”的人,其价值能被看见、被衡量、被重奖,而不是只让做“亮点”项目的人吃肉。

然后是打破“楚门世界”?评价体系需要鼓励报忧、暴露问题、解决真问题的机制。

比如,设立专门奖励“问题终结者”的通道,保护提出尖锐问题的声音,将“用户/一线痛点解决率”而非“老板满意度”作为重要考核指标。让信息管道更直接、更透明。

其实上述所有的问题看起来是事,其实都是人的问题,只要人对了,什么都对了,如果确实解决不了熵增,那就想办法打破系统:

选一个对的人,组建一个新的体系,掌门人自己下场,踏踏实实的做好业务,而不是背着手评价,这样看不见真相。

我相信厂长《求真务实》演讲只是个开始,但“真”与“实”不会自动浮现,它需要一场关于“如何衡量价值”、“如何分配资源”的深刻革命。

百度需要的,不仅是业务上的聚焦,更是重构一套能让“求真务实”者真正受益、让能量流向战略要冲、让熵增得到有效遏制的信息传递系统以及评价体系。

最后,希望百度越来越好!

评论列表

文刀
文刀 3
2025-07-18 09:34
百度的社会公德心太差,大家提到百度就很反感这个企业
月痕
月痕 2
2025-07-18 12:30
为卖广告,其他都可以放弃,移动端强制推自己的软件,你不死谁死
棋卒
棋卒 2
2025-07-18 08:28
百度真的是,每次眼光都准的很,自己先开始做,结果最后都没做成,别人做成了[哭笑不得][哭笑不得]自己花钱做探路石
大笨熊
大笨熊 2
2025-07-18 10:53
留下的都是老白兔,有能力有魄力的都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