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变态了!”6月30日午休时,济南某写字楼内,一位女士如厕时遭遇偷窥。
这名女士,王女士,在蹲下后听到细微的脚步声,警惕的她立刻用手机透过隔间缝隙拍摄,结果拍到一名男子正俯身偷看。这并非王女士第一次经历这样的惊吓。两个月前,同一厕所也发生过类似事件,当时偷拍者是一名送餐员,事后向她道歉,她便没有深究。这次的偷窥者是同楼层一家保险公司职员李某,他被监控录像记录下偷窥行为,并因此受到处罚,行政拘留三天。
连续两次的偷窥事件让人不安,这栋办公楼的安全措施究竟存在何种问题?仔细观察厕所设计,问题显而易见:隔间紧邻入口,方便不法分子快速进出;隔间建在高台上,给了偷窥者有利的视角;最令人气愤的是,隔间底部存在着巨大缝隙,简直就是为偷窥行为敞开了方便之门。
物业最初以“私密区域无法安装监控”为由拒绝改进。直到王女士两次报警后,物业才被迫更换所有隔间门为落地门,用物理隔断阻止偷窥行为。王女士内心的恐惧挥之不去,她现在上班甚至不敢多喝水,如厕时必须有人陪同。原本平静的办公环境,如今充满了不安。
事件曝光后,网络上引发热议。许多网友认为李某的处罚过轻,不足以起到警示作用。有人质疑物业的管理缺失,明明是女厕所,标识也清晰可见,为何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网友们纷纷同情王女士,表示她两次遭遇偷窥,心理阴影必然很大,今后上厕所都不得不提心吊胆。
更讽刺的是,这种厕所设计缺陷在许多公共场所都存在。许多公共厕所都默认使用者安全,门缝过大、隔断过矮等问题,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这起事件并非个案,它暴露出公共场所隐私保护的严重不足。设计师应该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防偷窥措施,而物业也应该主动巡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而不是等到事件发生后才亡羊补牢。毕竟,连厕所都不安全的地方,谈何安心和尊严? 消息来源:九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