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美团低价订单引多方争议,商家联合抗议尚未出现证据

本文基于以下微博话题的智搜结果生成

关于“商家联合抗议美团低价订单”的情况,综合现有信息分析如下:

核心结论

目前未发现商家针对7月5日美团订单峰值事件发起大规模联合抗议,但低价订单引发的矛盾长期存在,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低价订单对商家的负面影响

利润挤压问题普遍

多家商户反馈,在外卖平台高额补贴(如“0元奶茶”“18-18元券”)下,单笔订单实际收入极低,部分餐饮订单商家到手金额不足5元。

有商家晒出账单:1300元营业额中,平台抽成高达700元,实际利润仅500余元,部分饮品店因3元促销订单长期亏损。

行业性亏损与监管介入

5月数据显示:同时入驻美团、饿了么、京东的商家,外卖业务月均亏损幅度达45%。

监管约谈:2025年5月13日,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约谈三大外卖平台,要求停止“内卷式”低价竞争,保障商家合理利润。

平台应对与行业动态

美团主动调整规则

2025年6月推出商家营销工具改革:

降低低价营销权重:减少“超低价引流商品”的流量倾斜;

自动预警机制:识别过度营销行为,引导商家专注品质;

扶持优质商家:对注重产品与服务的店铺增加曝光。

商家态度分化

部分商家接受短期让利:将低价订单视为引流手段,依靠堂食或其他高毛利品类平衡收益;

茶饮品牌担忧长期影响:认为3元奶茶等促销扭曲价格体系,透支正常消费能力。

总结

尽管当前未爆发针对美团的大规模联合抗议,但低价订单导致的商家利润危机已成行业痼疾。在监管压力与平台规则优化的双重作用下,外卖竞争正逐步从“价格战”转向“服务与品质竞争”。未来若补贴力度持续挤压商家生存空间,不排除区域性抗议或集体谈判的可能。

风险提示:商家对低价订单的承受力已接近临界点,需关注后续政策落地与平台分成机制的公平性调整。

转自:全球AI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