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华提三要求,王毅外长反手一记“清醒剂”,布鲁塞尔的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现场,火药味十足。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毫不客气地向中国外长王毅甩出三张牌:不许援助俄罗斯、立即解禁稀土出口、施压伊朗。这架势,仿佛中国是欧盟的“问题解决中心”,而非平等伙伴。
欧盟振振有词,声称中国企业向俄罗斯提供无人机零部件,威胁欧洲安全。可翻遍欧盟的指控文件,连个像样的证据都拿不出来。王毅的回应直戳要害:“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更没隔岸观火。” 欧盟自己向乌克兰输送坦克导弹时,怎么不提“武器扩散风险”?双标玩得溜,逻辑却稀碎。
欧盟一边抱怨中国稀土管制“危害全球供应链”,一边对中国电动车、光伏产业挥舞关税大棒。这逻辑堪比“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中国稀土占全球加工能力的90%,靠的是几十年技术积累,而非“市场扭曲”。王毅一句话点破:“中欧合作的前提是相互尊重,而非单方面施压。”
最离谱的是,欧盟竟要求中国“施压伊朗”,仿佛中国是西方的“中东调解员”。可美国单方面撕毁伊核协议时,欧盟连个屁都不敢放;以色列空袭伊朗核设施,欧盟装聋作哑。现在想让中国当“恶人”?王毅的回应堪称外交艺术:“中国支持对话解决争端,反对单边制裁。” 欧盟的算盘,打得再响也落不了地。
欧盟在美中之间左右横跳,经济上依赖中国,安全上跪舔美国。冯德莱恩一边在G7峰会上举着磁铁炒作“中国威胁”,一边私下向北京递话“别把我们和美国划等号”。这种精神分裂式外交,连特朗普都懒得配合。王毅的反击精准而克制:“欧洲的挑战,根源不在中国。” 一句话,让欧盟的甩锅戏码彻底穿帮。
中欧建交50年,本应是共赢的黄金期,却被欧盟的“价值观外交”搅得乌烟瘴气。若继续沉迷于“美国附庸”的角色,欧盟终将沦为地缘政治的配角。王毅的“三条件”——尊重核心利益、坚持伙伴定位、践行多边主义——才是真正的破局之道。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