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黎世报》:中国“俄罗斯不能输”的表态令欧洲不安 在欧盟外交事务负责人卡娅·卡拉斯与中国外长近日的一次闭门会谈中,北京罕见地直接阐明了其在乌克兰战争中的战略优先事项。在关于“伙伴关系”和“互利”的外交辞令背后,欧洲外交官们听到了可能对欧亚地缘政治产生深远影响的表态:“俄罗斯不能输”。 据《南华早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中国外长明确表示,俄罗斯的失败将导致美国更加聚焦亚洲,这在北京看来是绝对不可接受的。中国借此表明,其有意让欧洲冲突长期化,从而牵制华盛顿对亚太的注意力。 卡娅·卡拉斯在布鲁塞尔中欧外长会谈前公开表示,欧中安全关系“负担日益加重”。他指出,中国企业已成为俄罗斯关键物资的供应方,维持其国防能力并延长战争。 此外,这位欧盟外交负责人指控北京发动网络攻击、干涉民西方国家内政及实施不公平贸易行为。 “中国不能一边在欧洲助长战争,一边又试图深化与欧洲的关系”。 卡拉斯强调中国必须解决这一矛盾。欧盟特别担忧的是,中国提供的组件中包括欧洲制造、最终流入俄罗斯武器系统的产品。 中国外交部官方声明的措辞温和得多。北京认为中欧“不存在根本利益冲突”,反而拥有“广泛共同目标”,并宣称 “欧洲面临的挑战无一由中国引发或即将引发”。 但闭门会谈的气氛截然不同。《南华早报》称,中国外长向卡拉斯上了一堂“现实政治课”。中方暗示,若中国真向莫斯科大规模提供武器和资金,战争早会以俄罗斯胜利告终。这番未直接承认支持的表态,显示中国正将冲突作为战略筹码。 随着俄军全线加强攻势及美国推动俄乌停火谈判,欧洲处境被动。尽管未直接参与调停,欧盟仍是乌克兰的主要支持者,尤其在美援暂缓之际。 对俄17轮制裁、收容数百万难民及大规模军援,使欧洲成为关键参与者。 《新苏黎世报》指出,欧洲国家将乌克兰胜利视为生存利益,而中国则希望冲突持续以牵制美国在台海和南海的精力。 本次会谈原为7月中欧峰会做准备,但贸易争端冲淡了合作议题。欧盟不满中国对电动车关键原材料的出口管制,中国则反批欧盟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中方宣布自7月6日起提高欧洲白兰地关税,被欧盟斥为“不公平、无依据且自相矛盾”。 欧洲观察家认为,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日益清晰。此前的中立姿态已被取代,北京实质上已将俄罗斯溃败视为对其利益的打击。这种立场使中国成为战争的间接参与者。 《新苏黎世报》总结道,问题不在于言辞,而在于北京的战略逻辑:当欧洲在外交与经济间寻求平衡时,中国正以乌克兰战争为棋子,在美中博弈中实施“围魏救赵”。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