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胜仗!巴铁有了新的奖励!中方240多亿人民币的资金为巴基斯坦财政缓解压力!6月30日,根据俄媒报道,两名巴基斯坦政府高级官员透露,中国已向巴基斯坦提供的34亿(243.5亿人民币)美元贷款展期。而中国此举将帮助增加伊斯兰堡的外汇储备,以达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要求。
这不是中国第一次雪中送炭。早在 2022 年,中国就曾暂缓巴基斯坦 40 亿美元贷款偿还,并提供再融资支持。但这次的时机格外敏感 —— 巴基斯坦刚经历了一个财年的艰难挣扎。
根据巴央行数据,2024 年 7 月至 2025 年 5 月,巴基斯坦偿还外债总额高达 114.66 亿美元,仅利息就支付了 39.96 亿美元。与此同时,该国与周边九国的贸易逆差扩大 34.64%,手机进口额暴跌 36%,经济脆弱性暴露无遗。
中国的贷款展期像一剂强心针。巴基斯坦证券市场立即给出反应:2025 财年 KSE-100 指数以美元计算回报率达 55.5%,全球排名第三,远超黄金和国债表现。
这背后是市场对中巴经济走廊持续发力的信心。就在贷款展期消息公布前三天,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举办的经贸推介会上,中巴经济走廊十年成果成为焦点 —— 瓜达尔港自由区、拉合尔橙线地铁等项目已让巴基斯坦电力供应提升三分之一,90% 的巴产品享受对华零关税。
中国援建的迪阿莫 - 巴沙大坝预计 2028 年完工,蓄水量 74 亿立方米,将使巴基斯坦水资源调控能力从 20% 提升至 60%,同时提供 450 万千瓦电力,彻底扭转电力短缺局面。
这种基础设施的升级,直接为巴基斯坦吸引外资创造条件。今年前五个月,尉犁县对乌兹别克斯坦棉种出口激增 10 倍,正是依托中巴经济走廊的物流通道。
但压力依然存在。巴基斯坦国有企业累计亏损达 5.8 万亿卢比,石油、电力行业循环债务超过 4.9 万亿卢比,相当于新财年预算的三分之一。IMF 虽然在 5 月批准了第二批 10.23 亿美元贷款,但要求巴基斯坦维持 13.25% 的高利率,这对经济增长形成压制。中国的贷款展期,恰好为巴政府在紧缩政策与民生需求间找到平衡支点。
这场经济驰援的背后,是中国在南亚的战略布局。商务部近期明确表示,将深化与南亚国家的产供链融合,支持企业扩大投资,打造绿色低碳数字经济合作模式。
巴基斯坦作为 “一带一路” 旗舰项目所在地,其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区域经济走廊的整体推进。正如《南亚营商环境报告》指出,中巴农业合作、能源项目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印度的反应值得玩味。就在中国宣布贷款展期的同时,印度正推动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将巴基斯坦重新列入 “灰名单”,并计划反对世界银行对巴新贷款。
34 亿美元贷款展期,看似是简单的债务重组,实则是中巴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的最新注脚。当巴基斯坦在国际金融机构的紧缩要求与国内民生压力间艰难平衡时,中国的援手不仅缓解了燃眉之急,更在南亚棋盘上落子如飞。这种基于现实需求的合作,比任何政治口号都更具说服力。毕竟在经济寒冬里,真金白银的支持,永远比空头支票更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