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为什么杀了魏忠贤 很简单的道理,你给魏忠贤100万军费,他贪了30万,他能打胜仗

为什么杀了魏忠贤 很简单的道理,你给魏忠贤100万军费,他贪了30万,他能打胜仗。 因为他知道只能贪30%,多了军饷不够,影响军队战力,打仗必输。 魏忠贤伏诛与明朝覆灭的因果关联,看似荒诞却暗藏玄机。这个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九千岁",为何会成为大明王朝最后的"防火墙"?答案或许藏在明末畸形的权力结构与经济困局之中。 魏忠贤的生存逻辑,建立在对权力规则的精准把控上。他深知军队是王朝存续的根基,即便贪墨也要维持底线。在辽东战事吃紧时,他力主征收工商税充实军饷,确保关宁铁骑的粮草军械供应。这种"带着镣铐跳舞"的生存智慧,让他既能满足自己的权欲,又能维系帝国军事机器的运转。相比之下,东林党人多出身江南士绅,他们打着"清廉"旗号废除工商税,却让国库日益空虚,最终让军费窟窿越撕越大。 更值得玩味的是,魏忠贤的存在客观上维持着朝堂的权力平衡。天启年间,阉党与东林党相互制衡,皇帝居中调控,形成微妙的三角格局。崇祯帝铲除魏忠贤后,东林党一家独大,失去制约的文官集团迅速堕落。他们在朝堂党同伐异,在地方与豪强勾结,导致"天下赋税,半入私囊"的局面。当财政危机爆发时,这些饱读圣贤书的官员,宁愿看着国库见底,也不愿触碰自身利益。 军事溃败的背后,更是一场经济战争的失利。魏忠贤主政时,通过垄断盐铁、征收海贸税等手段,每年能为国库增收数百万两白银。而东林党掌权后,废除商税导致财政枯竭,辽东将士连基本军饷都难以保证。士兵"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又怎能死守疆土?当清军以"厚饷"招降时,倒戈便成了最现实的选择。 崇祯帝自缢煤山前大呼"诸臣误朕",实则道破了明朝覆灭的真相。魏忠贤的死,不仅是一个权臣的陨落,更是大明王朝最后一道权力制衡防线的崩塌。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这个曾被万人唾弃的宦官,反而成了维系帝国运转的"润滑剂"。当这层润滑消失,看似强大的王朝机器,最终在党争倾轧与财政崩溃中轰然倒塌。

评论列表

chen
chen 36
2025-05-24 19:27
明朝灭亡于崇祯,他承担主要责任没毛病。但不代表那些大臣是无辜的,东林党、晋商为明朝灭亡做出了重要贡献

用户14xxx93 回复 05-24 23:32
搞笑嘉靖万历权力很大吗,亡于崇祯是没错的,之前的起码都是合格的政治家,崇祯完全不会选择和妥协他哪怕招安李自成明朝都不会死的那么快

往事随风 回复 05-24 23:46
关键是家天下,谁给你出力???以前我不明白为何明末投降满清的这么多,真是有史以来投的最多最快的。

用户95xxx37
用户95xxx37 18
2025-05-24 20:39
魏忠贤知道他和皇帝一体的,需要打胜仗?文官才不管这个,败仗越多钱越多,到时候换个老板就好
沈默
沈默 15
2025-05-24 18:15
哪来的阉党,那是帝党。东林党代表了官僚地主士绅阶层。

用户10xxx91 回复 活在当下 05-24 22:02
我又没提到魏忠贤

活在当下 回复 05-24 21:45
别把魏忠贤想的那么不堪,可以做到史上留名的,那个不是人精啊[哭笑不得],魏忠贤其实就是保皇派,他不该去动盐和铁,特别是铁,这不是要了东林党的命吗?

安源
安源 11
2025-05-24 23:06
每个王朝的中晚期,太监渐渐垄断权力,可以架空皇帝,随意改换皇帝,秦二世、唐武宗等等都是死于大监手中,王莽还毒死汉平帝等等,太监们很疯狂,一旦得势,很要命。
吃素的鲨鱼
吃素的鲨鱼 9
2025-05-24 13:08
严重同意
张飞
张飞 9
2025-05-24 21:24
三十多年,换了60个总理 四百多个内阁大学士 三百多个六部尚书 不把自己种的坟墓那没天理了
整只酱猪蹄
整只酱猪蹄 6
2025-05-24 21:33
东林逆党们你给他们一百万两他们能贪120%。透支的20%还得从士兵身上倒刮。
为啥改不了
为啥改不了 6
2025-05-24 18:16
诸臣误朕,甩锅一流

活在当下 回复 05-24 21:47
崇祯勤政节俭确实没话说,但是他躺平的话,我估计明朝还能续命几十年[哭笑不得]

小白 回复 05-24 22:42
正常换我也为崇祯鼓鼓掌,但是崇祯换的正常么?内阁半年换一次,怎么想的?内阁之外也是如此,16年换17个刑部尚书,不觉得匪夷所思?地方督抚也朝令夕改,16年换了15个河南巡抚,搞笑么?丧心病狂的记录比比皆是,蓟辽总督半年换了5个,换的好么?

默然,静候
默然,静候 6
2025-05-24 21:12
历史上王朝的衰落和灭亡要么是皇帝昏庸无道,要么是太监专权要么是外戚,武将,就没有是文人的错,王朝兴盛就说是文人的原因,能臣辈出,比如别人当叛徒文人指责他好女不侍二夫,文人当叛徒,文人会解释他是好鸟择木而息,良臣择主而事

重重滴 回复 05-24 21:28
嘴在文人身上,还会写下来传下去

远见
远见 6
2025-05-24 18:01
能打锤子,不是东林党孙承宗,袁崇焕守着辽东,大明早灭了几个来回了

驻倭华军 回复 05-24 19:22
魏忠贤能搞到钱,而且搞了钱能办事。皇帝在他才活的潇洒

用户11xxx71 回复 05-24 18:07
圆嘟嘟死了,明朝还是坚持了15年

xiao8826xian
xiao8826xian 5
2025-05-24 20:05
文人误国
用户10xxx41
用户10xxx41 5
2025-05-24 20:58
明朝领先世界500年,全都怪那些农民不肯乖乖听话,还要造反,要不然早就统治世界了。

活在当下 回复 05-24 21:53
明朝前期,欧洲国家还真干不过明朝三大营,明朝不是没有水师,只是刚立国的时候,政权还不稳,沿海很多战乱时期留下的本土海寇,北方游牧民族才是当时的主要对手,所以才禁海,后面走私商人尝到了海上走私的甜头,才拿朱元璋禁海作为祖训来反驳,再说,那个朝代允许老百姓反抗了?这不扯淡吗

带你去前海
带你去前海 4
2025-05-24 22:13
一鲸落万物生。
学法张三
学法张三 4
2025-05-24 17:27
一个太监能养多少人,一批官员,一个地球都不够。

远见 回复 05-24 18:02
一个太监能养当朝多数文官,去查查阉党多少人,没阉的很多也是阉党,包括首辅

西门吹吹
西门吹吹 4
2025-05-24 22:37
魏忠贤又忠又贤,是大明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可惜崇祯不识货[静静吃瓜]
gwl
gwl 3
2025-05-24 20:57
谁说给他100万?是他从其他有钱人或官手里抠出100万,拿出70万做军费。
49xxx77
49xxx77 3
2025-05-24 21:03
马斯克接了他的班,可惜了,无所建树还被骂惨了。
冬瓜儿
冬瓜儿 2
2025-05-24 23:07
就像和珅一样,他贪了钱,但能办好事,有能力,对国家和君主也衷心,这种就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且他们知道该贪得贪,不该贪得不贪。有些清官没有能力,实际上还不如这种贪官有用
买火柴的怪蜀黍
买火柴的怪蜀黍 2
2025-05-24 20:59
对付东林党人得以毒攻毒……
用户10xxx19
用户10xxx19 2
2025-05-24 21:36
据估算,天启年间太仓银库每年“理论上”需要支出的军饷包括:各边镇(不含辽东)京运例银三百二十八万两、辽饷五百二十万两、京营军饷一百八十万两,总计一千零二十八万两。那我们看看魏公公运作下的太仓库。 天启元年​:收入只有七百五十五万两,缺额为二百七十三万两。​ 天启二年​:收入进一步下降至四百九十七万两,军饷缺额超过五百三十一万两。​ 天启五年​:收入急剧暴跌至三百零三万两,缺额近七百二十五万两。​ 天启六年​:三百九十八万两,缺额仍有六百三十万两。 缺额这么多,还有以魏阉五虎为首整个官僚的贪腐,你们的救世主魏公公就是这么救大明的吗[捂脸哭]
沧海一粟
沧海一粟 1
2025-05-24 23:31
说白了就是皇帝无能呗少了一个人自己就玩不转了
小白
小白 1
2025-05-24 21:01
胡说八道,真的悲哀
溪影归鸿
溪影归鸿 1
2025-05-24 20:39
这年头啥人都有,还有吹捧太监的。
用户94xxx31
用户94xxx31
2025-05-24 18:30
过了这么多年还在给九千岁翻案,真孝顺。当年九千岁有四儿四虎十二狗,你的祖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