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中国的稀土垄断被打破,这下美国也能直接买到稀土了,5月16日,澳大利亚稀土生产商

中国的稀土垄断被打破,这下美国也能直接买到稀土了,5月16日,澳大利亚稀土生产商莱纳斯宣布,成为除中国外唯一能生产重稀土元素产品的厂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25年5月16日,澳大利亚稀土公司莱纳斯发布公告,称其在马来西亚的工厂已实现重稀土元素的规模化生产,这是中国以外的国家首次建立起具备重稀土分离和产品输出能力的生产体系。   消息传出后,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尤其是依赖稀土进口的美国、日本等国家,将其视为一条新的供应路径。   长期以来,重稀土的提纯与稳定供应几乎完全依赖中国,莱纳斯此举被视为全球稀土产业链格局的一个转折点,重稀土是一类在现代工业中用途极广但开采和提纯难度极大的元素群体。   这类稀土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导弹制导、核能发电、风电设备、特种合金制造和新能源汽车电机等领域,虽然含量稀少、用途关键,但重稀土长期以来都被少数国家掌握在供应链上游。   中国不仅资源丰富,而且从20世纪90年代起逐步建立起完整的分离和冶炼能力,经过数十年发展,形成了规模最大、技术最成熟的稀土产业体系。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离子型重稀土矿产资源,主要分布于南方的多个省区,这些矿藏富集度高、提取条件成熟。   在技术方面,中国科研人员在上世纪末完成了多项关键工艺突破,使得重稀土的提纯纯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同时,中国稀土企业长期保持较强的产业组织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生产效率高,产品价格具有竞争力,这一切让中国长期以来成为全球主要的重稀土出口国,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其他国家虽然也拥有稀土矿藏,但面临的困难较多,以美国为例,其曾在上世纪拥有较强的稀土工业基础,但由于环保成本高、劳动力成本高、加工技术相对落后等原因,逐步放弃了本土加工能力。   长期依赖中国进口,使得一旦发生贸易摩擦,相关企业便面临供应中断的风险,2010年因地区争议,中国曾短暂限制稀土出口,引发国际市场价格波动,也让西方国家意识到稀土供应链的脆弱。   澳大利亚本土拥有丰富的稀土矿藏,莱纳斯公司正是依托于该国西部的资源进行开采,由于澳大利亚本土环保法规严格,加工环节被放在马来西亚,利用当地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较宽松的生产环境。   莱纳斯通过这种模式完成了从采矿、初步分离到成品输出的加工路径,此次实现氧化镝等重稀土产品的量产,标志着其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   虽然产能规模与中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但作为中国之外的替代来源,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美国来说,莱纳斯的产品一旦稳定输出,将打破其过去对中国的高度依赖,这也是美方近年来一直寻求的目标,美国政府多次给予莱纳斯资金支持,希望其尽快形成稳定供应能力。   这不仅仅是市场行为,更具有战略资源安全考量,对于依赖重稀土的高科技制造企业来说,供应链多元化有助于降低风险。   莱纳斯的成功也暴露出中国稀土产业当前的一些问题,虽然产能和技术仍处于领先位置,但长期以来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产业附加值偏低,此外,企业之间竞争激烈,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问题突出。   随着环保标准提高、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稀土产业正面临转型的压力,如何提升中高端产品比重,推动回收利用技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是摆在产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国际稀土供应格局的变化,对中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莱纳斯的进展提醒中国要更加注重产业结构优化,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中国可以通过发展高端稀土应用产业,如高性能磁材、量子材料、精密医疗设备等,拉长产业链,提升国际竞争力。   同时应推动建立具有公信力的国际稀土价格机制,使中国在资源、产能和市场方面的优势能在全球交易中体现出来。   当前全球正在围绕关键矿产资源展开新一轮博弈,重稀土作为不可或缺的战略物资,其供应格局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影响产业链的安全与稳定,中国稀土产业在经历长期发展后,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未来的重点不再是扩大出口量,而是如何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在全球产业链重构过程中保持主动权,只有不断调整方向、增强核心能力,才能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