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广东一男子在医院陪护流产的妻子,谁知在病房外抽烟时,竟意外发现一名女弃婴,他喜出望外地将她抱回家,从此夫妻俩将她视如己出。哪料,4年后,这个家接二连三发生变故。然而,小女孩的做法让人泪目。 2009年,家住广东湛江的郑兴尚正经历人生最灰暗的时刻,妻子在镇卫生院做完流产手术躺在病床上,这个本该满怀期待迎接新生命的家庭,此刻只剩消毒水气味在病房里盘旋。 走廊尽头的长椅底下突然传来微弱的啼哭,郑兴尚循着声音摸过去,在布满灰尘的椅子腿旁边发现个皱巴巴的襁褓。掀开褪色的蓝花布,女婴青紫的小脸让他倒抽冷气——这分明是刚出生就被遗弃的孩子。 他抱着婴儿冲进病房时,正在抹眼泪的妻子差点从床上摔下来,妇产科医生检查后直摇头,说再晚半小时这孩子就冻死了。 给孩子取名郑小淇那天,老郑家破天荒炖了条黄花鱼,郑兴尚把最大块的鱼肉挑给母亲,老太太捧着汤碗直抹眼角:“咱家香火算是续上了。” 靠着三条旧渔船讨生活的渔民,从此天不亮就出海,船舱里总备着包奶粉。村里人都说老郑魔怔了,快50岁的人抱着奶娃在码头晃悠,逢人就教孩子喊“阿爸”。 变故来得比台风还突然,2013年,明知有风暴预警的郑兴尚冒险出海,想多捕些值钱的马鲛鱼给孩子攒学费。 结果渔船在巨浪里翻了跟头,等救援队把人捞上来,这个壮实得像礁石的汉子再也没能站起来。镇政府送来电动轮椅那天,妻子收拾了两件换洗衣裳,趁着夜色悄悄离开了渔村。 4岁的小淇踮着脚给父亲擦身子时,常被水盆绊得踉跄,灶台太高够不着,她就搬来板凳垫脚,有回煮粥差点烧了厨房。村里妇女主任看不下去,手把手教她怎么淘米择菜。 2014年县民政局来人核查低保户,看见小丫头蹲在井边搓衣服,冻得通红的胳膊还没洗衣棒粗。 最戏剧性的场面出现在2016年,两个自称孩子亲生父母的外乡人找上门,掏出皱巴巴的出生证明要认亲。原来当年重男轻女的夫妻把女儿遗弃后,这些年做生意发了财又想找回骨肉。 小淇死死攥着父亲轮椅扶手,指甲在铁管上抠出白印,村干部劝郑兴尚为孩子前途着想,老汉憋红了脸刚要松口,孩子突然扑通跪下:“阿爸吃过的苦,我要陪他吃到老。” 祖孙三代蜗居的老屋墙上,贴着镇政府颁发的“安徽好人”奖状,小淇每天五点半起床,先给父亲翻身按摩,再去村头包子铺买两个素馅馒头。 学校老师说她课本里夹着张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今天帮王阿婆穿针,赚了两毛钱,能给阿爸买止痛贴。” 2020年,奶奶去世后,父女俩的日子过得更是像走钢丝,每月785块低保金要掰成三份:买药、吃饭、存学费。 有次小淇发高烧,郑兴尚摇着轮椅去卫生所赊药,护士看不下去悄悄垫了钱。后来这事传到网上,县妇联专门送来3000块助学金,还联系医院给郑兴尚做免费理疗。 如今16岁的小淇在镇中学念初三,书包里总装着个旧水壶——那是父亲用输液瓶改的。周末她带着同学赶海,挖到的沙虫卖给海鲜铺子,能换回半斤五花肉。 班主任说这孩子成绩中等,但劳动课永远拿满分。问她将来想做什么,小淇低头搓着衣角:“等考上护理学校,就能在家给阿爸扎针了。” 信源: 南方都市报——11岁女孩撑起一个家!婉拒亲生父母,独自照顾瘫痪养父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