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军击落印度6架战机,印度会承认战损,扩大战争吗?其实,只要巴官方不公布战机残骸,印度就会死活不承认,而是会复刻2019年的“否认-拖延-部分承认”剧本。
2019年印巴空战,巴军击落印军一架米格-21,并俘虏少校飞行员阿比南丹。印度一开始极力否认,直到巴方公布战机残骸视频后才被迫承认,耗时长达52个小时。
同时,印度也宣称击落巴军一架F-16战机。握草!美国立马就急眼了,赶紧出来辟谣。搞笑的是阿比南丹被释放之后,竟然被印媒尬吹成了印度英雄,塑造“抗巴英雄”叙事。
此次印巴空战发生在5月7日凌晨,印度损失6架战机,包括3架法国阵风,以及俄制苏-30和米格-29各一架,一架以色列制造的“苍鹭”无人机,但印度尚未回应。
其实,印度即便回应,也肯定会借鉴2019年模式,宣称“机械故障坠毁”或“飞行员迷航”。然后快速启动“国家危机通信协议”,授权暂时屏蔽敏感地区85%的民用通信,用以延缓真相扩散。
如果巴官方公布战机残骸,甚至放出阵风残骸的北约标准STANAG代码。若证据确凿,印度没法抵赖的情况下,可能会承认部分损失,但肯定会淡化数量。比如,宣称“一架阵风在执行高风险任务时失联”。
总之,绝不承认全部损失,避免动摇印度老铁对阵风和苏-30等高价值装备的信心。要知道阵风可是印度心尖尖,一度被印媒吹捧为“规则改写者”,单价高达2.4亿美元,相当于印度年度妇幼保健预算的1/3。
目前,网上有很多关于阵风残骸的视频,但并非出自巴基斯坦官方,国内官媒也没有相关报道。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可能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飞机残骸并未落入巴基斯坦境内,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卫星大国提供卫星图像。当今世界,真正能提供这种图像的可能只有中美两国。
美国即便拍到了也不会公布,而是会将其作为关税谈判筹码。我们如果拍到了,是否公布可能会看事情到底发展到啥程度,再决定是否提供给巴方。
二是残骸落在巴基斯坦境内,但巴方选择不公布,目的是避免过于打脸刺激印度,进一步激发印度民粹主义,导致莫迪政府退无可退,最终大打出手。
现在,整个外网都把法国阵风骂成狗了,甚至整个欧洲都破大防了。因为阵风战机不仅是法国,也是欧洲最先进的战机,神一般的存在。如果连阵风都被歼-10C吊打,那就说明欧洲军事技术已代差式落后,太打脸了!
但最破防的还是法国人,到处数落印度飞行员水平太差,如果换成法国飞行员,结局肯定会截然不同,这次对抗根本说明不了阵风的真实水平。俄罗斯老铁反而稳得一批,毕竟俄罗斯战机早就在俄乌战场上摔成王八蛋了。
其实,当万国牌武器遇上印度效率,那就是一场昂贵的噩梦。表面是五光十色的军事盛宴,内里却是千疮百孔的系统性危机。2023年印度审计报告显示,印度空军妥善率仅为55%。现在又损失6架精锐战机,印度可能会面临可持续作战危机。
那问题来了,印度将如何面对这种局面?升级还是降温?其实,莫迪政府并非摔不起飞机,而是丢不起面子。他真正纠结的不是如何解释损失,而是如何在民族尊严、核战风险与经济崩溃之间,搞出一场高级平衡术。
避免局势变成:大规模报复空袭→巴方误判为核打击→新德里升起蘑菇云。这也是为啥1999年卡吉尔战争期间,印度宁可承受重大伤亡也不动用空军打击巴本土的根本原因。毕竟巴基也是光脚不怕穿鞋的。
所以,面对内外困局,莫迪大概率会选择“打脸式报复+认知战洗牌”组合拳。一是采取外科手术刀行动,但印度空军肯定不会再越境空袭,毕竟已经吃过大亏了。
大概率会用布拉莫斯导弹突袭巴控克什米尔地区,或者派以色列“苍鹭”无人机定点清除巴方重要目标,打一场可控可制的“高强度有限战争”。
然后利用印度油管上三常之首的优势地位,在全球掀起“巴基斯坦谎言工厂”“印军战果辉煌”等话题,甚至用AI生成“巴军坠机视频”,调动宝莱坞明星塑造“抗巴英雄”叙事。
最新消息显示,印度将在拉贾斯坦邦开展大规模空战演习,出动幻影-2000、阵风、苏-30MKI等战机,以及各种能增强战斗力的装备。时间从7日下午3时30分持续至8日晚上9时30分。
没想到这货竟然把所谓报复搞成了一次大规模武力炫耀。但在经历过6:0的震撼之后,印度大概率不会利用演习越境空袭。但印媒可能会将一些演习爆炸性画面,说成是对巴方的报复。
如果巴方默不作声,这事可能就翻篇了,最终巴基赢了里子,印度赢得面子,妥妥的双赢!其实,对印度精英而言,可控的边境冲突才是最好的政治提款机,全面战争或大战则是所有利益集团的噩梦。
这就是印度特色智慧:战争时保持算计,僵局时保持嘴硬,退却时保持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