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秋,甘肃一位果农将自家产的苹果,精心挑选了2箱寄给主席,想请敬爱的老人家也分享这丰收的喜悦,不料,这位果农很快便收到北京汇来的44.82元钱,还有一封信,信中写道:
你们寄给毛主席的苹果已经收到,非常好吃,谢谢你们的惦记,希望以后你们能够继续努力,更加发奋图强,弘扬中国革命精神。
但是党中央早有规定:不能接受群众礼物,所以以后就不要再送了,为了不让你们的收入受到影响,特汇了44.28元人名币,请查收。
1956年,牛花村的村民们发现当地气候靠近北端,适合种植苹果,于是就几个人开始合伙种苹果。
而这些苹果最初都是技术人员从辽宁省引入的,在当时一共引入了十个苹果品种,并且这些苹果在经过技术人员的栽培下,所有品种的苹果都在当地成功终止了,在这些苹果种类中,又以红元帅苹果俱佳。
而这些苹果起初的名气并不是很大,直到1964年,才渐渐打通市场,首次在香港进行销售。
为了辨别自己村内的苹果,果农们还特地给苹果取了个名字——牛花苹果。
事实证明,牛花苹果很受欢迎,品质也很高,甚至一度超过了当时美国的蛇果。
而在1965年的时候,苹果收成之后,果农们就想到了给远在北京的毛主席寄去一箱自产的苹果,一来是分享喜悦,二来则是表达对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敬仰之情。
毛主席在受到这箱苹果之后,也是非常开心,因为当时中国很多地区都还很落后,要想实现社会主义,那脱贫攻坚就得放在首位。
而脱贫这件事说难不难,说易不易,总的来说就是要先富带动后富,确保所有民众都能富起来。
可是中央早就有规定,不能收人礼物,更何况是党中央领导人毛主席呢?
但是毕竟是人民群众的一片好心,因此,毛主席还是收下了,但是给了这些果农一些费用,同时,还写了一封感谢信,跟费用一起寄给了村民。
村民收到回信后,都开心的手舞足蹈,后来,更是将这封信刻在了石碑上,作为纪念。
而后来毛主席在会见甘肃省省长邓宝珊的时候,还专门拍着邓宝珊的肩膀,用牛花村果农们寄来的苹果招待他,对他说:“你家乡的苹果真的很好吃!”
可惜的是,因为没有过硬的技术,牛花村的收成在后来一直都不是很好,并且销售市场没有打通,所以导致当地居民的收入都不高,甚至出现了倒贴的赔本买卖。
也因此,牛花村的花牛苹果国民都不愿意留在家乡工作。
直到2000年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这些才慢慢地有改变。
这个人就是当地村的一名共产党员,是甘肃省脱贫攻坚致富领头人,是甘肃省优秀共产党员——武正全。
武正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甚至先富带动后富的道理,自家富不算什么,只有所有人一起富了起来,才是真正的奔小康。
因此,1990年的时候,他就开始潜心钻研花牛苹果贩卖。
四处碰壁之后,2000年,他又回到了家乡,利用自己之前的经验,开始种植起了花牛苹果。
后来,他的种植规模又增大了,从原本的2.6亩地扩增到i20亩地。
索性的是,所得终有回报,三年之后,他的果园收入已经能达到十万元了,这让当地其他果民纷纷羡慕不已,因为这对他们来说实在是难以企及。
在有一定的基础收入之后,武正全就说服当地村民们跟自己一起种植苹果,因为只有一家根本占领不了市场,只有将果民们都联合起来,成立果农社,才能真正的走向市场。
在武正全的带领下,当地越来越多的村民纷纷加入种植花牛苹果中,甚至,还有一些原本外出打工的,也都纷纷返回家乡加入种植行列。
也因为武正全,当地村民在2020年的时候,就已经实现了稳定脱贫。
而在今年,武正全则被甘肃省授予了优秀共产党的称号,这也是武正全应得的。
可以说,正是在武正全等人的带领下,花牛村终究是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期望,没有忘记毛主席的嘱托,发奋图强,靠着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