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天津9月30日电(郭维瑾)9月29日上午,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解读《天津市高等院校向企而行服务产业能力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向企而行行动计划》)政策吹风会。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郭维瑾摄
会上,市教委副主任罗延安公布的一组数字格外亮眼:2024年,天津举办高校与企业对接活动220余场,高校承担横向项目8681项,合同总额39.9亿元。其中,后两项数据同比增长44.1%、36.9%,均创下历史新高。
亮眼数据背后,还有短板要补。罗延安表示,在推动提升高校服务产业创新能力的同时,还需着力解决“资源供给机制待完善、人才素养需提升、企业参与动能未充分释放”等问题。
为此,市教委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向企而行行动计划》,锚定国家重大战略与产业发展需求,围绕优化学科专业、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服务效能等3个方面,拿出13条“实招”,力争用3—5年的时间,在学科专业布局、急需人才培养、重点企业服务等方面实现重点突破。
在优化学科专业方面,天津将实施学科专业与产业链“适配工程”,构建“人才供给-社会需求-高质量就业”三位一体闭环生态。例如: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将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招生计划安排、学科专业调整、教学质量评估、办学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发布普通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灰白名单”、高职专业建设“三张清单”,建设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推动高校联合企业建设产教融合型学科交叉中心,孕育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为未来产业提前布局。
在深化产教融合方面,天津将以校企合作形式建设新型项目式课程,通过打造“高等院校+产业园区”模式、非学历培训项目品牌矩阵、产教融合平台等,进一步深化订单班、学徒制等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让校企用人需求匹配更“智能”。值得注意的是,未来,天津将打造市级人工智能教学与实践示范项目,建设天津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服务管理平台,助力校企共育AI人才。
在提升服务能力方面,“千团千企2.0”计划稳步推进,天津将着力推进校企共建联合实验室,以科技创新赋能技术创新;出台高校“校招共聘”引才用才实施方案,以人才赋能产业发展。同时,天津将进一步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鼓励高校师生利用原创技术创办企业,推动高校孵化一批科技型企业,以创业赋能企业孵化。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专项推动《向企而行行动计划》,全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学研用’一体化进程,确保《向企而行行动计划》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罗延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