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说到做到,敢损害中国利益,就得付出代价,对墨西哥启动调查。 9月25日这天,墨西哥的贸易政策陷入了罕见的“自我拉扯”。 中国商务部刚宣布对其启动两项调查,一边核查墨西哥的贸易限制是否公平,一边盯着从墨西哥和美国进口的碧根果有没有低价搅乱市场。 墨西哥经济部长马塞洛·埃布拉德就紧接着表态,要彻底整顿国内的IMMEX免税计划。 这两件事凑在一起,把墨西哥试图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的困境暴露得明明白白。 很少有人知道,墨西哥这波针对中国的贸易限制,其实是给自己挖了个坑。 9月9日,墨西哥政府向国会提交了一份关税提案,要对1400多种商品加税,最高加到原来的两三倍。 而这些商品几乎全是中国出口的主力,从汽车零件到家电玩具,涵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更明显的是,提案里直接把美国和加拿大排除在外,摆明了是想讨好华盛顿。 墨西哥的算盘打得很响,距离2026年《美墨加协定》复审没剩多少时间,美国特朗普政府早就放话,要不是墨西哥“懂事”,就对它的钢铝产品加税。 墨方想靠牺牲中国利益换美国的好感,可它忘了自己的经济根本离不开中国商品。 就说制鞋业,墨西哥80%的皮革、70%的合成材料都得从中国进口。 9月10日刚对非自贸国家的鞋类加税25%,没过几天,瓜纳华托的鞋厂就开始叫苦,原材料成本涨了近三成,订单都接不动了。 中方的反制没走寻常路,没有打口水仗,直接用法律程序亮明态度。 这次针对碧根果的调查,就是精准打在了墨西哥的“软肋”上。 碧根果是美国和墨西哥对华出口的重要农产品,2024年这两国的碧根果一股脑往中国运,价格比国际市场价低了近两成,国内种植户的利润被压得死死的。 商务部手里的证据很扎实,调查期直接设到2026年9月,刚好卡着《美墨加协定》复审的时间,意思很明确:想跟着美国一起施压,就得一起承担后果。 更有意思的是墨西哥自家的IMMEX免税计划,这个计划本来是让企业免税进口原材料,加工后再出口,吸引了不少中国企业去设厂。 可埃布拉德自己都怒斥这个计划“乱象丛生”,有些企业一年进口200亿比索的货,实际出口的没多少,全偷偷卖到了墨西哥国内。 现在墨方要逐企审查,中国企业首当其冲受影响,光是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物流成本就可能涨两成,通关时间也得延长不少。 这背后其实是美国在推波助澜。 有消息说,美国就是想把墨西哥打造成阻断中国商品进入北美的“防火墙”,借着协定复审逼墨方站队。 可墨西哥没算明白,它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看着大,但中国进口的石油、矿产撑起了它不少财政收入,更别说中国企业在当地创造的就业岗位。 有网友算过一笔账,要是真把中国商品的关税涨上去,墨西哥超市里的家电价格至少得涨一成,普通老百姓最先受影响。 墨西哥产业萎缩的锅也甩不到中国头上。 它自己的数据显示,2019到2024年,制鞋业确实缩水了13%,但真正的原因是劳动力成本涨了两成多,能源价格飙得更高,本土企业竞争力下降才是根本。 现在靠加税保护产业,反而把原材料成本抬得更高,陷入了越保护越落后的死循环。 就像有家墨媒说的,“以为关起门来就能发展,其实是把自己困在了供应链外面”。 中方的调查从来不是要搞对抗,而是给墨西哥划清底线。 按照规定,贸易壁垒调查有半年时间,碧根果的调查能延长到一年半,这期间足够双方坐下来谈。 毕竟中墨都是发展中国家,贸易合作本该是互利的,2024年两国贸易额都突破5000亿人民币了,真闹僵了对谁都没好处。 市场已经给出了反应,9月28日墨西哥比索对人民币汇率就波动了,虽然涨幅不大,但也说明投资者在担心贸易摩擦的影响。 埃布拉德在这个时候整顿IMMEX计划,说白了就是想在中方反制和内部压力之间找平衡,可这种“一边限制一边补救”的做法,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其实这场博弈的核心很简单,国际贸易里没有免费的午餐。 墨西哥想靠牺牲第三方利益换自己的好处,本身就违背了公平原则。 中方用合规的手段维护企业利益,不仅是在给中国商家撑腰,也是在告诉所有国家,合作可以,但不能损害别人的利益。 现在最尴尬的是墨西哥,加税的提案还没通过,就迎来了中方的调查,美国那边的承诺又没落地。 要是真把中国惹急了,不光是碧根果,其他农产品的出口都可能受影响。 要是收回提案,又没法给美国交代,真是进退两难。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来评论区聊聊。 信息:中国对墨西哥发起贸易调查,“警告其不得屈服美国压力” 2025-09-27 09:13·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