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的李先生,去年带工人给一家医院做装修,完工后14730元工钱被医院拖了整整一年。多次催款时,院方竟提出用月饼、白酒抵消工钱,这让要给工人发工资的李先生又气又急。经媒体协调,医院承诺10月25日前全额还款并签了协议,但李先生因协议未按手印仍担心反悔,目前12345热线已介入督促。此事引发网友质疑:医院欠薪还想“以物抵债”,要是患者看病也拿东西抵医疗费可行吗? 一、1.4万工钱拖1年,催款竟被“塞”月饼白酒 李先生最近愁得睡不着觉,手里攥着的装修验收单,成了他最闹心的东西。 去年,他带着一帮工人给洛阳一家医院干装修,活儿做得又快又好,医院验收也顺利通过了。可到了该结工钱的时候,医院却开始“装糊涂”——14730元,说多不多,但都是工人们的血汗钱,有人等着这笔钱给孩子交学费,有人要给家里老人看病,李先生每次面对工人的追问,都只能硬着头皮说“再等等”。 这一等,就是一整年。从夏天追到冬天,再从冬天追到第二年秋天,李先生跑医院的次数数都数不清,得到的答复永远是“现在资金紧张,再等等”。直到前阵子,他又一次去催款,医院负责人终于给了个“解决方案”,却让他当场炸了毛:“要不这样,我们给你拿月饼和酒抵账?” 李先生气得声音都抖了:“你这是跟我开玩笑吗?一盒月饼180多块,一瓶酒600多块,我总不能提着这些东西跟工人说‘这是你们的工资’吧?人家要的是能养家的钱,不是这些没法变现的玩意儿!” 二、法律怎么说?医院这操作违法了! 1. “以物抵债”能随便提吗?医院已经违约了 当然不能!从法律上讲,李先生和医院之间是装修合同关系,不管有没有签书面合同,活儿干完了、验收通过了,医院就必须按约定给钱。 根据《民法典》第509条,当事人得“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还得讲诚信。医院拖了一年不付工钱,本身就已经违反了“按时付款”的义务,属于违约。而他们单方面提出用月饼、白酒抵账,本质是想“变更付款方式”——但这种变更必须双方协商一致才行,医院不能自己说了算,更不能用“给个思路”的说法逼李先生接受,这明显违反了“全面履行”原则。 简单说:医院欠的是“工钱”,就该给“钱”,不是拿点东西就能糊弄过去的。 2. 拖欠工人工资,医院还碰了“红线” 更关键的是,这笔钱不只是李先生的装修款,还是工人的“养家钱”,受专门法律保护。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3条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拖欠农民工工资,建设单位(这里的医院就是建设单位)必须按合同及时拨工程款,还要确保人工费能给到工人手里。医院拖了一年不付钱,导致工人拿不到工资,已经违反了这条强制性规定。就算医院真的“资金紧张”,也不能拿工人的血汗钱“以物抵债”,因为这直接侵害了工人按时拿工资的权利。 要是医院最后还不兑现还款承诺,李先生和工人不仅能起诉要回工钱,还能要求医院赔偿逾期付款的利息。 三、网友炸锅:医院欠薪,患者能拿东西抵医疗费吗? 这事一曝光,网友们的吐槽根本停不下来,不少人都在反问“凭什么医院能双标”: 网友“打工人老王”:“1.4万都要拖一年,还想用月饼抵账?工人等着钱交房租、给孩子交学费,这月饼能当饭吃吗?要是去这医院看病,我说拿家里的米和面抵医疗费,他们能同意不?” 网友“宝妈小敏”:“医院本来是救死扶伤的地方,怎么连基本的诚信都没有?欠薪还想糊弄,这要是遇到紧急病人,会不会也因为‘资金紧张’不给好好治?” 网友“法律博主阿凯”:“就算签了还款协议,没按手印也得小心!建议李先生再找医院补按手印,或者让相关部门盯着点,别等10月25号又变卦。” - 网友“洛阳街坊老李”:“现在讨薪这么难吗?还是给医院干活,按理说医院不该差这点钱,这么做太寒工人的心了,以后谁还敢给他们干活?” 结论:协议签了,工人就能拿到钱吗?你咋看 现在虽然医院承诺10月25日前全额还款,还签了书面协议,但李先生心里还是没底——协议没按手印,万一到时候医院又找借口拖延,工人们还是拿不到钱。好在12345热线已经介入,会督促医院履行承诺。 可网友们的担心还没消:这次是有媒体和12345帮忙,要是下次再遇到类似“欠薪还想以物抵债”的情况,普通工人该咋维权?医院作为公立机构,是不是该更守诚信,别让“欠薪”拖了自己的口碑? 你觉得医院这次能按时还上钱吗?要是遇到欠薪,除了找媒体和12345,还有哪些更稳妥的维权办法?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