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政坛的戏剧性,总能刷新外界的认知。9月国会一纸修正案,78年的检察厅要被彻底拆掉,换成“公诉厅”和“重调厅”。结果出炉的那一刻,李在明笑到了最后。曾被检方起诉、险些翻车的他,如今亲手把这个庞然大物送进历史。问题是,这是司法改革,还是赤裸裸的政治清算? 检察厅在韩国长期是个“怪物级”的存在。既能查,又能告,权力闭环。它像一柄悬在政坛头顶的利剑,青瓦台的主人换了一任又一任,几乎没有例外地被立案、被调查、被审判。总统像个“定时罪犯”,任期一到,等着上检方的手术台。财阀们也没好到哪去,三星、现代、乐天都轮番被办过案,但老百姓心里明白,检察机关的选择性执法和政治动机从来没有消失。 李在明的命运和这个庞然大物绑得太紧。他当年被以“挪用公款”起诉,如果不是死撑到底,恐怕早就重蹈前任的覆辙。眼下他坐稳了总统宝座,自然要“连根拔掉”旧体系。拆掉检察厅,就是切断尹锡悦留下的派系触角。别忘了,尹出身就是检察总长,他当政那几年,几乎把韩国变成了“检察共和国”,一堆亲信塞进政府要害部门,把检察权推到政治巅峰。李在明要不动手,自己迟早会被旧系统反噬。 笔者认为,这场改组,不仅是司法结构上的变化,更是赤裸裸的权力洗牌。新设的两个机构——重调厅归行政安全部,公诉厅归法务部——从此检察权彻底被纳入政府体系。这意味着,检察机关从相对独立的“影子权力”,变成了政府可以直接操控的工具。换句话说,司法精英的“闭环权力”被打破,政客和高级官僚拿到了主导权。 现实意义是什么?看尹锡悦夫妇的案子就知道了。过去想查现任或前任总统,检方内部总有保护链,案子不是拖就是打折。现在李在明成立独立检察组,直指“内乱叛国案”和“金建希弊案”,绕开原有体系的掣肘。过去检察厅是前任总统的“保护伞”,现在它没了,尹锡悦夫妇只能硬扛。 从制度设计上说,把侦查权和起诉权分开,本意是避免检察机关“一条龙裁决”的滥权。但李在明这次明显走得更远——不仅是拆权,而是彻底把司法拉进政治轨道。有人说这是改革,有人说是报仇。笔者认为,两者兼而有之。李在明既是完成文在寅未竟的改革,也是为自己铲除隐患。 韩国的戏剧性就在于,检察厅的消亡看似是司法进步,却可能带来另一种极端——权力集中在总统手里。检察厅的刀子太锋利,历任总统都被它割伤;李在明干脆把刀夺过来,插进了对手的胸口。这就是韩国政治的残酷:轮到你时,改革就是正义;轮到别人时,改革就是清算。 从今天起,“检察共和国”三个字将被写进历史。但新的体系能不能避免旧有的弊病?还是会演变成另一种“总统专属工具”?答案恐怕要等到下一任总统上台才能见分晓。只不过,这次李在明赢得太彻底了,赢得像个复仇者——他不仅报了自己的仇,还把韩国政治的一个时代彻底埋葬了。 参考资料 韩《政府组织法》修正案获国会通过 废除检察厅——韩联社2025年 09月 26日 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