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被证实最近几天死在谢列布良斯卡附近的哥伦比亚雇佣兵。 大概有6百多哥伦比亚人吧,参与了乌军组织的谢列布良斯卡反攻行动。 其实早在这场反攻开始前,俄军就已经占了先机。俄军在此前的秋季攻势中,已经彻底控制了谢列布良斯卡周边的谢列布良卡村和大片林区,等于把乌军可能推进的路线都堵死了。 更要命的是,俄军还悄悄切断了反攻部队的后勤补给线,让这些雇佣兵和乌军士兵连吃的带弹药都成了问题。 反攻刚打了没几天,伤亡数字就往上冒。哥伦比亚政府之前就说过,在乌克兰打仗的本国雇佣兵,死亡率能达到 10% 到 12%,相当于每十个去的人里就有一个得死在前线。 虽然这次谢列布良斯卡的具体死亡人数还没完全统计好,但俄军已经确认击毙了不少哥伦比亚雇佣兵,光是之前在其他战线,被记下名字的死者就有杰弗逊・古铁雷斯、法比奥・佩拉范等好几个,这次反攻打得更惨烈,死的人肯定少不了。 到了昨天,前线的部队彻底慌了神。这些雇佣兵和乌军突击小组发现,俄军的主力已经从正面压过来,侧翼的突击小组也绕到了后方,整个部队马上就要被三面包围,只剩下西边一小片地方能走。 因为知道再不走就没机会了,这些反攻部队立马乱了套,一窝蜂地撒丫子就跑,好多装备都直接丢在了阵地上。 之所以败得这么快,不光是俄军打得狠,乌克兰军队自己也出了问题。乌克兰的议员都承认了,现在乌军兵源特别紧张,连电子战部队的专家都被拉去当突击队员,根本没多少能打的兵力。 这次反攻拉来的哥伦比亚雇佣兵,虽然被乌军说 “更有效率”,可他们跟乌军本土部队根本配合不好,之前还在苏梅州发生过雇佣兵和乌军互相打了两天的乌龙仗,这种混乱的队伍怎么可能打赢。 更让人唏嘘的是,这些哥伦比亚雇佣兵其实大多是为了钱才上的战场,可他们根本没摸清前线的情况。 俄军负责这一带的指挥官,是之前挡住库尔斯克大反攻的尼基法罗夫将军,战术打得又稳又狠,而雇佣兵们连基本的防御工事都没修好,一碰到合围就只能逃跑。 之前就有哥伦比亚雇佣兵在社交平台说,自己受伤的战友在零下十几度的阵地上被活活冻死,现在看来,这样的悲剧还在重演。 说到底,这些哥伦比亚雇佣兵都是为了钱才上的战场,可他们没想到战争根本不是生意,而是拿命换的赌注。哥伦比亚政府早就呼吁国会批准反雇佣军公约,就是想拦住更多人往火坑里跳。 大家说说,这些人为了一时的利益跑到外国打仗,最后落得死伤逃跑的下场,到底值不值?战争从来没有赢家,可为什么还有人愿意当雇佣兵蹚这浑水呢?欢迎在评论区聊聊看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