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黄山这工地,考古队没下地,日结工拿铁锹挖。 盖章的专家在办公室喝茶,探沟在哪、挖出啥,没人说清。 老人蹲在田埂上,指着自家祖坟说:“我爷埋这儿五十年了,你们一铲子下去,连个名儿都不留? ” 省里说“全程录像”,可录像只存30天。 等你发现坟没了,再去申请调录像? 早被自动清空了。 考古外包没上限,317个持证人,要盯186个工地。 不是人不够,是规矩松了口子——劳务队挖,考古院签字,出了事,责任推给没钱的包工头。 湖北碾盘山去年出过事,楚墓被铲平,罚了20万,没人坐牢。 四川现在用无人机盯探沟,偏差半米就停工,谁敢动? 山东呢? 还在等“书面申请”才能看一眼图纸。 村民别等公示。 赶紧去兰山文旅局要红线图,自家坟头是不是在探沟里。 不在? 你有权利要求补挖。 在? 你得录音、拍地界、找证人——别等铲车来了才哭。 考古不是多挖一锹土,是让每铲子都有人认账。 盖章不等于负责,录像不等于监督,公示不等于透明。 你家祖宗埋的不是土,是血脉的坐标。 别让日结工的铁锹,替你删了家族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