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位女老师发现班里的一名男生一直穿着一件短袖,于是提醒天热要勤换衣服,可一周过去了,却发现男生依然如此,后来一问才知道原因,男孩不是不想换,而是没换洗衣服,隔天老师就给了他一个惊喜 据AHTV第一时间9月27日报道,重庆的盛夏总带着黏腻的热意,教室里的吊扇转个不停,学生们大多穿着清爽的短袖,领口袖口都透着干净。 刘老师站在讲台上,看着底下叽叽喳喳的孩子,特意叮嘱大家天热要勤换衣物。 这个年纪的孩子正处懵懂期,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比课本上的知识点更能影响长远。 可往后几天,刘老师总忍不住留意到一个身影: 班里的男孩始终穿着同一件白色短袖,布料上沾着洗不掉的污渍,在一片干净衣物里格外扎眼。 第一次私下提醒时,男孩只是低着头“嗯”了一声,没再多说,刘老师没追问,却把这份异常记在了心里。 她没像旁人可能会做的那样,主观认定是孩子邋遢或是家长不上心,反而想着,这沉默背后或许藏着没说出口的缘由。 课间的走廊褪去了课堂的喧闹,刘老师把男孩叫到了角落。 阳光透过窗户落在男孩的发顶,他攥着衣角,好半天才小声说出自己的处境: 家里只有年迈的爷爷陪着,爸爸远在外地打工,妈妈已经很久没了消息。 爷爷身体不好,每天放学回家,他要先把作业写完,再帮着扫地、做饭,根本没精力顾上换洗衣物,更别说有多余的衣服可换。 刘老师听着,心里像被什么揪了一下,她没再多问,只拍了拍男孩的肩膀,让他先回教室。 第二天一早,刘老师拎着个袋子走进学校,里面是她前一天特意去商场挑的衣服,两件合身的短袖,还有几条松紧腰的裤子,都是按男孩的尺码选的,料子柔软又耐穿。 她没在班里声张,趁着午休把男孩叫到办公室,将袋子递了过去。 整个过程里,她没说任何刻意安慰的话,只简单提了句“换着穿,注意舒服”,她知道,对这个懂事的孩子来说,不张扬的帮助才是最好的守护。 刘老师没当众点破男孩的窘迫,没给孩子贴“不讲卫生”的标签,而是用耐心等来了孩子的心里话,再用悄悄付出的方式护佑着那份脆弱的自尊心。 这种不刻意、不炫耀的善意,比任何轰轰烈烈的帮助都更有力量,也真正做到了为孩子着想。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信源: 原文登载于AHTV第一时间2025年09月27日关于《班主任发现班里一名10岁男孩,这么热的天,天天穿同一件已经很脏T恤来上学,想到他家里的情况,可能没衣服换就给他买了件新的》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