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9月18日,重庆老板称自己在茅台镇投资8亿建污水处理厂,结果厂盖好却遭强制接管!老板:“做梦都没想到,反开门招商,关门打狗的恶劣行径会发生在我们身上!这是我这么多年的心血,饭刚做好就被连锅端走……”网友:事实证明,不要去小地方投资,不要回老家创业! (信源:大象新闻——重庆老板在茅台镇投资8亿建厂,验收完成后却遭强制接管) 唐显策是做环保出身的,手里有废水处理的核心技术。当初仁怀市政府主动招商,盯上了他的专业 —— 茅台镇白酒厂扎堆,废水处理是刚需,这个项目既合规又有稳定收益。 唐显策二话不说接了下来,这一投就是 8.2 亿,其中自己公司掏了 7 亿多,几乎押上全部身家。 为了这个厂,他真是拼了。前期跑遍周边酒厂摸水质,光可行性研究就做了大半年。施工时更不用说,从设备招标到质量把控,每个环节都亲自盯。 哪怕政府负责的征地耽误了一年多,他也没抱怨,硬生生扛到 2020 年底把厂建好。 2021 年正式运营后,16 个月就处理了 283 万吨废水,应收 6600 多万处理费,眼看要回本,噩梦来了。 2022 年 6 月 10 号那天,唐显策在重庆谈业务,突然接到员工急电:厂里闯进来一群穿雨衣的人,宣读了解除合同通知书,限两小时内清场! 等他赶回去,厂门已经换了锁,20 多个重庆来的管理人员全被撵走,本地员工被逼当场改签劳动合同。他找商务局要说法,只得到 “领导安排” 四个字,报警说 “经济纠纷” 不立案,简直叫天天不应。 没办法,只能打官司。可这官司打得太憋屈:商务局先起诉,仁怀法院裁定管辖权有问题移送遵义中院,中院说不属于民事案件驳回,高院又指令中院审理,最后商务局干脆不交诉讼费,按撤诉处理。 绕了一大圈,法院虽没明说谁对谁错,但这份解除合同通知书,自始至终没得到法律认可。 本以为法律能撑腰,没想到只是空欢喜。唐显策带着裁定去要工厂,看守说 “没接到通知”;申请强制执行,又卡在各种流程里。 这三年,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厂被折腾:专业设备没人维护出故障,废水处理频频超标被警告,6600 多万的处理费也没人给。 更让人心寒的是,今年 9 月他等来的不是解决方案,而是税务局查印花税的电话,这真的太耐人寻味。 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受《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保护,行政机关不能随意解除合同,更不能暴力接管企业。 就算真有纠纷,也得按《行政诉讼法》来,法院判了就得执行。 像这种 “判而不执” 的情况,本质上是行政机关在 “耍赖”,可企业跟政府掰手腕,太难了。 有人说唐显策为啥不放弃?你想想,8 亿不是大风刮来的,里面有员工的生计,有亲友的信任。 更重要的是,他要是认栽了,以后谁还敢响应招商?之前有数据说,近三年民营企业维权案例里,超三成是 “行政违约”,比如承诺的补贴不给、签好的合同作废,最后就算赢了官司,执行率也不到一半。 好在最近事情有了转机。遵义市已经成立市委政法委牵头的调查组,提级调查这事。 通报里说 “对侵害企业家利益的行为严肃追责”,这话听得人心里一暖,但能不能落实才是关键。投资者要的不是空话,是能进自己的厂门,是该给的钱能拿到,是违约的人能担责。 说真的,招商引资靠的是诚信。企业带着真金白银来,是信政府、信市场。可要是 “开门迎客,关门打狗”,就算短期能占便宜,长期来看,谁还敢来投资?仁怀的白酒产业全国有名,可要是环保配套成了 “坑人项目”,伤的是整个地方的口碑。 唐显策现在还在等消息,他说 “不是为了自己,是想给所有投资者讨个说法”。 咱们普通人存钱不容易,企业家投资更是押上全部身家,他们的权益要是得不到保障,市场活力从哪儿来? 希望调查组能给个公正结果,别让守法的人寒了心。也想问问大家,你们身边有没有类似的投资纠纷?遇到行政机关 “耍赖” 该咋办?评论区聊聊,让更多人看到,给维权的人加把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