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幼儿园火了!”湖南长沙,幼儿园老师刚将孩子们哄睡,在巡视的的时候发现一位小男孩好像在吃东西,走近一看发现不对劲! 据荔枝新闻9月23日报道,事情发生在午休时间。孩子们安静地躺在床上,有的小手抓着被子,有的已经熟睡。 巡视的老师以为这只是平常的一天,但当她路过一个小男孩的床边时,却突然停下了脚步——小男孩看似在咀嚼什么,但仔细一瞧,才发现情况并不正常。 老师凑近观察,发现男孩的嘴角溢出了白沫,双眼处于无意识地凝视状态,而身体也在阵发性地抽动。 简单判断之下,这疑似是癫痫发作的症状!老师没有被突如其来的情景吓到,也没有盲目地呼喊或施压,而是立刻采取了急救措施。 她迅速将男孩侧卧,将头稍微偏向一边,以防止他因口腔中的分泌物或呕吐物窒息;同时,她一边解开孩子的衣领以维持呼吸通畅,一边告诉同事马上联系家长。 她的每一个举动都充满了专业性,娴熟又高效。而在旁观者心中,这一刻不仅是对孩子生命的守护,也让人感受到了一名德才兼备的幼教工作者的意义和分量。 在孩子逐渐恢复意识后,幼儿园园长第一时间抱起男孩,开车直奔最近的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医生在详细检查后表示,幸亏在癫痫发作的过程中,老师通过正确处理避免了可能发生的窒息和脑部缺氧,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医生指出,癫痫发作期间正确的处理非常关键,尤其是针对儿童来说。像此次发作这样如果在抽搐期间阻碍了呼吸道的通畅,很可能直接威胁生命安全。 而老师在关键时刻沉着应对,采取教科书式的急救步骤,帮助孩子在发作期间保持了最优的安全状态,这一点无疑为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 这次事件也让人惊叹的是幼儿园老师的急救水平。据了解,这家幼儿园长期重视教职工的安全培训。他们定期举办急救知识课程,从理论到实际操作反复演练,因此老师们能以极高的熟练度应对类似突发状况。 无论是癫痫、惊厥,还是其他可能发生的紧急病症,应急预案早已刻在老师们的脑海里。这显然不是一次偶然发生的局部事件,而是所有“专业储备”的集中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园方负责人也透露,他们的急救配置并不只是“空头支票”。每间教室都配有急救箱,急救箱内装备齐全,包括必备药品、绷带和临时护理工具。 此外,老师们的手机中都会存有最近的医院联系方式,他们还会与医院进行联合演练以保证反应时间迅速。 这种细致而贴心的准备,也让家长们更深刻认识到,真正好的机构不仅仅在于硬件设施有多豪华,而是园方和老师的专业技能在关键时刻可以起到救命之效。 这起事件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后,引发了不少讨论。有人为老师的反应速度点赞,有人则庆幸孩子遇到了责无旁贷的老师,更多的是家长对幼儿园责任感的重新认识。 “真是一场及时的救护!这才是我们信赖的育儿环境。”一位家长留言表示,选幼儿园时很多家长都把重点放在装修、学费这些可见的标准上,但这件事后,她会更加关注“老师的专业性”。 也有网友提出了更理性的观点:“幼儿园老师学会急救不是为了锦上添花,这是必备。”小年龄阶段的孩子们更容易因疏忽而出现意外情况,幼教人员掌握这些知识可以说是保驾护航的底线。 例如,在癫痫发作或其他情形下,像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通畅这样的简单举措看上去不起眼,其实关键时刻真能决定生死。 回过头看,湖南这家幼儿园的事件之所以成为行业标杆,不仅是因为“救得及时”,更因为这背后深藏的专业态度和日复一日的努力。 孩子的安全和幸福有多重要,这个问题答案从来不是“设施多诱人”,而是明确做好每一次护航的责任分工和未雨绸缪。 无论是对于幼儿园,还是每个家庭而言,急救技能的掌握不仅是对知识的学习,更是对生命的尊重。 在每个小生命成长的过程中,愿更多人投入到安全保障和知识普及的行动中去,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安全、更有爱的世界。 主要信息来源:荔枝新闻--202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