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晚,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在年度演讲上回顾了小米汽车造车历程,称“造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非常多”。他分享了小米SU7和YU7车型成绩、研发背后的决策细节,并提及了理想汽车和特斯拉2家车企。不过,在整个演讲中,雷军对于汽车安全只字未提。
雷军称,2022年夏天是YU7开发关键期,YU7被看作为小米汽车“最后的底牌”,内部期待极高。他表示,理想汽车做得特别成功,当时理想L9凭借“冰箱、彩电、大沙发”的设计获得了现象级的成功。
“这点他们(理想)真的很了不起,不少车厂摸着理想过河也干得不错。”雷军表示。当时小米汽车内部曾因YU7路线的选择争论激烈,最终拒绝“抄(理想的)作业”,决定开发运动型SUV。“理想这类大空间的SUV,各家车厂一哄而上,很快就有几十款车上市,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而且市场需求的总量是有限的,如果我们也做一款同样的车的话,肯定没前途。”雷军称。
除了理想汽车外,雷军还提到了特斯拉。他表示,小米曾买了三辆ModelY进行拆解学习。“一个个零部件拆,一个个零部件学。如果各位不选YU7,也可以考虑ModelY或理想i6。”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回顾造车历程的演讲中,雷军未提及任何与“汽车安全”相关的内容,既未回应过往争议,也未针对近期召回事件作出进一步回应。
约一周前的9月19日,小米汽车召回2024年2月6日至2025年8月30日生产的部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总计116887辆。召回原因具体为: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开启的某些情况下,对极端特殊场景的识别、预警或处置可能不足,若驾驶员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增加碰撞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9月17日,工信部就《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下称“新国标”)公开征求意见。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新国标中有两个试验场景与“3·29铜陵小米SU7爆燃事故”发生时的场景高度相似,分别为7.4.7章节的“施工区域探测与响应能力试验”和7.5.8章节的“B类道路环境施工区域探测与响应能力试验”。
今年3月底,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安徽铜陵一高速公路遭遇严重交通事故,造成3人死亡。截至目前,该事故调查尚未有结论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