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上海绿捷餐饮不是个例! 现在很多餐饮公司入驻学校食堂,拿的是高价钱,卖的是预制菜

上海绿捷餐饮不是个例! 现在很多餐饮公司入驻学校食堂,拿的是高价钱,卖的是预制菜。 把食品生产成本一降再降,就是欺负孩子们无法发声,拿捏家长群体。 以前的学生奶也是这样,要求每个学生都定!订完必须在学校里面喝完!!! 家长们掏的是“现做营养餐”的钱,孩子吃进嘴的却是不知道冻了多久的预制菜。某平台曝光的食堂采购清单里,一份预制宫保鸡丁成本不到3块,卖给学生要12块,翻了4倍的利润里,藏着多少猫腻? 更让人窝火的是预制菜的标准问题。去年某省会城市学校食堂被查出,部分预制菜保质期接近临期,加热后口感发柴,营养成分流失过半。孩子们不懂好坏,只会说“今天的菜不好吃”,可这话传到家长耳朵里,只剩心疼和无力。 学生奶的强制套路更让人窒息。几年前某县城学校要求“不订奶就不能参加评优”,家长敢怒不敢言。有家长偷偷检测过,所谓的“学生专用奶”,蛋白质含量比普通纯牛奶低15%,价格却贵了近三成,这哪是营养补充,分明是强制消费。 学校本是孩子的保护罩,现在却成了某些企业的“摇钱树”。为什么这些餐饮公司能轻松入驻?招投标过程是否透明?食材来源有没有公示?一连串的问题,家长们连追问的渠道都难找,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被投喂”。 去年教育部明确要求“学校食堂不得采购高盐高油预制菜”,可执行起来却打了折扣。有些学校表面说“现做”,背地里还是用预制菜凑数,家长隔着校门看不见后厨,只能靠孩子零碎的描述猜测,这种信息差,成了企业钻空子的漏洞。 孩子们的健康不是小事,每一口饭、每一口奶都连着家庭的牵挂。拿孩子的健康换利润,用“强制”和“信息差”欺负弱势群体,这种行为不仅缺德,更是触碰了教育和食品安全的底线。 该醒醒了!学校要守住食堂的准入关,监管部门要盯紧每一个环节,家长更要抱团发声。别让“孩子吃得饱”变成“孩子吃得差”,别让本应纯净的校园,成了利益算计的战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