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高低对退休金的影响因退休人员类型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阶段而异,总体来说,影响程度在逐渐弱化,但仍有一定影响。职称 职称新规解读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2014年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职称直接决定退休金水平。2014 - 2024年过渡期内,职称可通过影响视同缴费指数等间接影响养老金。2025年起,过渡期结束,职称不再直接决定养老金,而是通过影响在职时工资水平,进而影响缴费基数,间接影响退休金,如副高职称岗位工资比中级高,社保缴费额也更高。 企业人员:企业养老金计算主要取决于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职称通常不直接影响退休金。但如果职称能提升在职时工资,使缴费基数提高,那么退休金也会相应增加。部分地区曾对高职称人员有额外补贴,如北京曾对正/副高职称每月补贴260元/180元,但目前已普遍取消。 教师、医生等特殊群体:职称对其退休金影响较为突出。以教师为例,副高职称教师比中级退休金可能高30% - 46%,除了因职称影响缴费基数外,还涉及职业年金积累较多,以及部分地区的教龄津贴、职称倾斜补贴等,乡村教师若叠加相关补贴,退休金差距可达4000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