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公开嘲讽:“当今世界中,就属中国的理科人才寥寥无几,无论是物理、化学、生物、还是数学,中国都没有给世界做出最大贡献,鲜有的天才都在给美国效力,但功劳都是美籍华人完成的!” 一位美国学者在公开场合直言中国理科人才稀缺,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等领域贡献不足,那些天才多为美籍华人效力。这番话迅速传播,引发热议。数据显示,中国古今科学成就丰硕,古时数学如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物理如墨子光学实验,化学如火药发明,生物如本草纲目。现代中国论文数量已超美国,2023年自然指数显示中国在物理化学等领域领先。学者观点忽略这些,强调人才外流,但忽略中国本土创新如华为5G和量子计算进展。 学者言论指向脑流失问题,确实许多中国学生赴美深造,贡献美国科技。但近年来逆转,美国调查华裔科学家导致恐惧,2023年斯坦福研究显示35%华裔科学家感不欢迎,72%不安全感上升。许多离开美国,返回中国。千人计划吸引海外人才,提供资金实验室,2024年数据显示超2万专家回国,推动AI和半导体发展。学者嘲讽忽略此趋势,中国正从脑流失转为脑获益。 美国对华裔科学家的审查加剧人才流失,2021年1400多名中国科学家掉转美国机构,返回本土。亚裔科学家在美贡献巨大,如1957年李政道杨振宁诺奖,1976年丁肇中,2008年钱永健。但美国中国倡议调查导致职业破坏,2024年数据103名生物医学科学家失业,81%为亚裔。学者言论反映偏见,却未见中国本土如屠呦呦2015年诺奖青蒿素发现,证明本土贡献。 中国历史科学贡献深远,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涵盖数学物理,元代郭守敬天文仪器,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现代中国投资研发,2024年研发支出超3万亿人民币,占GDP2.6%。在生物领域,中国基因组学领先,化学中纳米材料进步,数学中丘成桐贡献突出。学者嘲讽忽略这些,焦点在美籍华人,但许多如丘成桐虽美籍却推动中国数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