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敢偷工减料?”9月,浙江湖州,一女子打算在自家宅基地上建民宿,于是就找到同村男子施工,还提前支付了15万!可等开始装修时,女子却发现玻璃门根本安不进去,检查后才发现承重梁下沉了2厘米!女子被吓了一跳,赶紧进行专业检测,这才得知共有42根承重柱存在隐患!气愤的女子找到同村男子要说法,可没想到对方竟反咬一口,直接把女子整无语了!网友:缺大德了! 湖州章女士的老家有块闲置的宅基地,一直没派上用场,她跟父亲仔细合计后,打定主意把这块地利用起来,开一家有本地特色的民宿,既能守着家人,也能有份自己的事业。 决定好之后,章女士就开始忙活起来,开民宿第一步得有合适的设计,她专门找了设计师,根据老家宅基地的地形和当地的建筑风格,做了一套古典风的设计图,从整体布局到细节尺寸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设计图敲定后,接下来就是找施工队,村里有个费师傅,以前常年接工程做,算是本地小有名气的施工负责人,章女士想着都是一个村的老乡,知根知底,找他干活不仅放心,沟通起来也方便,自己还能少操点心,就把施工的活儿交给了他。 之前设计师大概算过,不算材料成本,整个施工下来差不多要十八万,双方商量好,章女士负责采购施工需要的材料,费师傅只负责按照设计图施工,工程款分两次付,章女士先预付十五万,剩下的三万等工程验收合格后再一次性结清。 因为是熟人,大家都没好意思把话说得太细,签协议的时候,只写了大概的施工范围和付款方式,像施工过程中如果要改尺寸该怎么沟通、要是出现质量问题谁来负责这些细节,全都没写进去,当时没人觉得这会是问题,可后来的麻烦偏偏就从这儿来了。 费师傅很快就带着人开工了,章女士平时也没多去工地盯着,觉得老乡肯定不会糊弄自己,没过多久,三层高的民宿主体就完工了,看着初具雏形的房子,章女士还挺高兴,想着接下来抓紧装修,几个月后就能顺利开业迎客,可谁能想到,装修第一天就出了岔子。 装修工人过来装玻璃门,按理说按照设计尺寸预留的门框,玻璃门应该能顺利装进去,可工人折腾了大半天,换了好几种安装角度,玻璃门始终卡着进不去。 工人觉得不对劲,赶紧拿出设计图对着门框和墙体反复比对,凑近一看才发现,墙体上方的承重梁居然往下沉了2厘米,就是这2厘米的偏差,导致玻璃门没法安装。 工人不敢怠慢,赶紧给章女士打电话,还特意提醒她,承重梁是房子的关键部分,一旦出现下沉,很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千万不能大意。 章女士接到电话的时候还挺纳闷,刚盖好的房子,怎么承重梁就下沉了,她赶紧赶到工地,工人把施工图上的尺寸和自己实际测量的数值一一指给她看,章女士这才相信真的出了问题,为了弄清楚到底还有没有其他隐患,她马上联系了专业的机构,让他们过来做全面检测。 检测人员一层一层排查,最后得出的结果让章女士心凉半截,整栋民宿三层楼,所有的承重柱都不符合安全标准,根本达不到民宿使用的要求。 没办法,章女士只能拿着检测报告去找费师傅要说法,可费师傅的态度让她更生气,他连报告都没翻开看一眼,就很笃定地说:“我干这行几十年了,什么样的房子没盖过,350毫米的承重柱完全够用,之前盖的房子用的都是这个尺寸的承重柱,这么多年也没出过问题,你放心好了。” 章女士一听这话,脸色都变了,她急忙说:“我这民宿是要开门迎客的,安全要是出了岔子,我怎么对得起人家?当初明明说好按设计图施工,你照着做不就行了吗?” 费师傅被问得有点尴尬,又换了个说法,说施工前跟章女士的父亲确认过,是她父亲同意按350毫米施工的。 章女士听了又气又无奈:“就算我爸真同意了,可整个工程的钱都是我出的,这么大的改动,你起码得跟我说一声吧?”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吵了起来,声音越来越大,引来了村委的工作人员,村委知道情况后,赶紧出面调解,还帮忙找了懂建筑的人,给出了一个补救方案,那就是给承重柱贴碳纤维加固。 章女士对这些专业的加固方法一窍不通,专门找懂行的朋友问了问,对方说单是贴碳纤维这一项,最少就得花三四十万,还不算其他辅助费用,这笔钱比之前的施工费还高。 这时候费师傅又开始耍赖,说当初施工前跟设计师沟通过,是设计师同意他按350毫米施工的,不能全怪他。 可设计师听到这话直接懵了,当场跟调解的人说:“我根本就没跟这个人打过照面,从设计图交出去到现在,就没见过他,他说的沟通到底是哪一次?”一句话就戳破了费师傅的借口。 现在民宿的装修彻底停了下来,原本计划好的开业时间也只能往后拖,章女士每天都在为这事发愁,其实这事儿还是“熟人关系”惹的麻烦,所以不管是找熟人办事,还是跟别人合作,涉及到钱和安全的事儿,一定要把该说的规则说透,别让“人情”盖过了“事理”,不然最后出了问题,麻烦还是得自己扛。 评论区聊聊,要是你们遇到这种找熟人办事反而惹上麻烦的情况,会选择怎么解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