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比亚迪DM技术再次登上清华大学教材封面的消息,忍不住想聊几句。 这不是比亚迪第一次被清华教材选为案例了。2021年,第四代DM技术凭借“以电为主”的创新架构,取消传统轮系、专注高效电驱,直接被编入《汽车动力系统原理》的封面。而刚刚发布的2025版《汽车构造——动力系统》再次选用第五代DM技术作为封面,甚至内文多个章节也以其为模板展开。 四年两次入选顶级学府的核心教材,这不是偶然。教材编委会对技术案例的选取极其严谨,尤其是封面代表的是行业开创性与典范性。比亚迪从第四代到第五代,不仅延续了低油耗、高效率的特点,这一代更是引入AI大模型和能耗策略,将亏电油耗压到2.9L/100km,近期甚至通过OTA优化到2.6L。这种迭代速度,确实让人看到技术深耕的力量。 回想几年前,国内混动教材还大多以丰田THS为标杆。如今,比亚迪DM技术不仅被写进教科书,更成为高校汽车专业学生的“必修内容”。有时候翻一翻中学物理题甚至高考试卷,都能看到比亚迪技术的影子——它正在从多个维度进入大众认知。这意味着,下一代工程师在学校里学的、拆解的、模拟的,很多都是我们自己的技术体系。 我很少用“天花板”这个词,但比亚迪DM技术连续两代被清华选中,确实证明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跟随、并行,终于走到了输出标准、定义范式的新阶段。这项成就属于比亚迪,更属于每一个为中国汽车工业奋斗的人。它印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坚持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中国企业完全能够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赢得尊重、赢得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