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老公给他89岁的妈妈做的饭菜。 这几天,他总是对我说“尽孝是不容易的啊?”今天,他又自叹“难道我还不孝顺?” 我的老公,不会做饭。 或许是这么多年,也没做过饭,便也就不会了。一日三餐都是我在主导。如若我不在家,他便是馒头生洋葱打发了,要不就是翻翻哪有孩子不吃的零食对付下。 我经常埋怨他,咱们做农业的,首先要对自己好,第一好就是吃好。 他却说,我一个人男人肚子饱了就行,平时干活又累又忙,实在不想在厨房花时间。 这段时间,婆婆来农场。 婆婆89岁,身体还算健朗,但终归是老人,一日三餐还是需要照顾。 往常她都是挑选我在农场的日子才会过来,但如今九月,我也带着孩子回了城里,只能老公来照顾。 第一大难就是做饭。 中午10点45分,在电话里我听到老公喊着“俺妈,吃饭了?” 我很好奇,他们的饭寻得这么早。 他说老年人早上要吃的早,中午也要吃的早。 我问他今天中午做的什么给老太太吃。 他拍了照片发给我,排骨汤是昨天剁的,剩下一些,他索性加了一个鸡蛋在里面。 豆角说是上午村里树大爷送来的,他直接红烧了。红烧肉也是昨天烧的,今天在蒸一火候,更软烂。 看着那像模像样的菜,我忍不住发出惊叹:天啦,你这菜做的不错啊,看着挺好吃。 他带着怀疑问我:真的吗? “真的啊,你看那豆角颜色和红烧肉,都挺好的。”我再次肯定道。 我说的是心里话,在我看来,他能把饭菜做到这个程度,可谓是用心了。 昨天,他从冷柜里找出一袋肉,说是不是自家的猪肉,看着挺肥。我说是前夹肉,特地留下来的,他说就红烧给老太太吃。 婆婆爱吃红烧肉,尤其是肥肉。七月份因为我没烧红烧肉时,而有些不开心。 我怕老公烧不好,电话里建议他不如炖个芦花鸡,冰柜里有个头小点挑剩的芦花鸡,炖汤简单省事。 他说放心吧,他知道自己妈妈喜欢吃什么味儿,他会做好,他都想好了,以后每餐炒两个菜一个汤,一荤一素。这样老太太就能吃好了…… 这时传来婆婆的声音“你这豆角烀的怪烂呢?” 老公说“是的,我使劲烀的,要不然你吃不动。” 婆婆说“可以。” “你以后想吃什么我就烧什么给你吃。”老公又调侃婆婆。 婆婆的笑声也一并传到电话里进入我的耳中。 听着他们母子那一言一语的家常,我默默挂了电话。 脑子里想起昨天他跟我说的话,他说我其实每天都累的中午想睡觉,但有个老娘在这,不行,还得想着办法做给他吃。晚上我都着急忙慌回来做晚饭,我难道还不孝吗? 我知道他可能也时常在反思自己,总是咀嚼婆婆年轻时对他的疏忽和冷漠,把一切爱和物质都给了大哥,只就给他责任,是不是就是不孝? 可是我很清楚,那不是不孝。 是心中太期待那份被关注的爱才会如此。 孝心的重量,从不在于饭菜是否完美,而在于那份明知生疏却仍愿为你亲手烹煮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