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重庆,男子花了26万,买了一辆电车,工作人员告诉他,电池跑二三十万公里没问题,结

重庆,男子花了26万,买了一辆电车,工作人员告诉他,电池跑二三十万公里没问题,结果电车才买了半年,跑了9900公里,就发生了意外,明明上一秒电量还能跑130公里,结果下一秒电量就骤减到20公里,把男子吓了一大跳   今年3月,陈先生为了日常通勤和周末带家人出游,咬咬牙拿出26万预算选电车,在4S店看车时,他最关心的就是电池耐用性,毕竟电车的核心价值全在电池上。   当时接待他的工作人员拍着胸脯保证:“哥,咱这车型用的是高容量电池,正常充电、保养,跑个二三十万公里都不用换电池,后期维护成本特别低。”   工作人员还翻出了宣传册,指着上面“电池超长寿命”的字样给陈先生看,听着这话,又看着书面信息,陈先生彻底放了心,当天就签了合同、办了提车手续,把新车开回了家。   刚开始的半年里,车子确实没出啥问题,陈先生每次充电后,仪表盘显示的续航和实际行驶里程也基本匹配,他还跟朋友夸“这钱花得值”,可到了9月初,也就是车子总里程刚到9900公里的时候,意外毫无征兆地来了。   那天早上8点多,陈先生开车去渝中区谈业务,当时天气晴朗,路上也不算拥堵,他开着空调,车速稳定在60公里左右,行驶到嘉华大桥中段时,他习惯性地扫了眼仪表盘,上面清晰显示“剩余续航130公里”,他心里还盘算着“到目的地也就40多公里,跑完还能剩不少电,下午返程完全够”。   可就在他过完大桥、准备下匝道的时候,不过短短两分钟,他眼角余光瞥见仪表盘数字不对,再仔细一看,心脏瞬间揪紧:续航里程居然直接掉到了20公里!中间没有任何渐变,就像数字被“掐掉”了一截似的。   陈先生赶紧减速,打双闪,在应急车道上慢慢停下,手心里全是汗。“当时后面的车还在按喇叭,我脑子一片空白,就怕车子突然没电停在路中间,太危险了。”   后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陈先生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语气里还带着紧张,他当时还特意拍了两张仪表盘照片,一张是刚过大桥时的“130km”,另一张是停下车后的“20km”,时间戳只相差2分17秒,对比格外明显。   停车后,陈先生第一时间联系了4S店的售后。售后工作人员在电话里先让他重启车子试试,可重启后,续航依然显示20公里,而且车子的电量指示灯也从绿色变成了黄色预警。   售后又说“可能是续航计算误差,让他先慢慢开去店里检测”,可陈先生不敢再开,最后只能叫了拖车,把车送到4S店。   4S店的检测人员初步检查后,说“可能是电池管理系统出现了临时故障,但具体原因需要把数据传给厂家,让厂家分析后才能确定”。   截至《大城小事》节目播出的9月15日,陈先生已经等了3天,厂家还没给出明确的检测结果,也没说后续该怎么处理,这让他特别着急:“新车才开半年就出这问题,当初承诺的‘二三十万公里耐用’,现在想想心里都没底。”   这事在节目播出后,很快在重庆本地的车友群和社交平台上引发了讨论:   有网友留言说:“我也是买的同款电车,虽然没遇到续航骤降,但有时候续航也会差个十几公里,现在看陈先生这情况,我都有点担心了。”   还有网友说:“商家卖车时把电池吹得天花乱坠,出了问题就推给厂家,消费者等着检测结果太被动了,希望4S店能快点给个说法。”   从陈先生的经历里能看出,大家买电车时,不能只听工作人员口头的承诺,像“电池能跑多少公里”“耐用性如何”这些关键信息,最好能让工作人员写在购车合同的补充条款里,或者保留好宣传册、沟通记录等凭证,万一后续出问题,这些都是重要的依据。   另外,遇到续航异常、故障灯亮起等情况,不要慌,先确保停车安全,再联系售后,同时记得固定好证据,比如拍照、录视频,记录下时间、地点和故障情况,这样后续维权或协商时能更有底气。   还有一点很重要,不管是新车还是旧车,定期给电池做检测,了解电池的健康状态,也能提前规避一些潜在风险。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评论列表

没有昵称
没有昵称 3
2025-09-17 00:14
开始说的像真的,但是特意拍照留证据就是假的了,难道是有预知能力吗
幸福  勇
幸福 勇 2
2025-09-16 14:17
小编啊嘉华大桥~渝中区40公里?小编你是哪里人啊
404321424
404321424 2
2025-09-16 22:28
把牌子爆出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