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朱娜娜)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决策部署,省知识产权局与安康市政府签订了《安康市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项目任务书》。日前,安康市印发《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方案》,全面启动全市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作。
按照《建设方案》部署,安康市集中两年时间,从四个方面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落实知识产权保护各项政策法规。通过市级试点带动和示范引领,推进实施中、省知识产权保护标准规范,构建全市系统完备、执行顺畅、动态调整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司法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完善行政执法,严格司法保护,持续开展专项行动,加强知识产权行政裁决和行政调解。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社会共治体系。坚持政府引导、行业自律,发挥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组织、仲裁机构、公证机构的作用,加强知识产权领域诚信体系建设,构建高效便捷、调解多元、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知识产权保护社会共治体系。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成立市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承担知识产权保护相关辅助性、事务性工作,通过组建专业机构、充实人员力量、优化工作流程、提升服务效能,促进知识产权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安康市知识产权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省知识产权局的精心指导下,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市授权专利484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77件,高价值专利累计143件。商标注册1360件,有效注册量28955件。新增“宁陕香菇”“旬阳拐枣”2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市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增至9个,累计获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5件。部署开展“春茶”“蓝天”等知识产权领域专项整治行动,上半年立案查处知识产权行政案件36件。已建成3个省级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培育2个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