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老派人靠得住!”北京,67岁阎维文被《人民日报》头版点名,不是出新歌,而是带着十几个学生扎进山西吕梁土窑洞,录音笔对准78岁放羊老汉,记录一段快要失传的《走西口》变调,浑身是土,一杯热水就满足。 2025年9月,老阎开着辆二手越野车,沿着黄河边颠簸,见村就钻,见白胡子就问“会唱啥”。有人笑他闲,他说:“再等十年,这些调子就随老人一起埋了。”于是自费开“民歌大师班”,不收学费,只收作业——每人必须教会10个娃唱本地山歌。学生里有人劝他直播带货,“分分钟千万打赏”,他摇头:“流量是潮水,民歌是根,根断了,潮退了啥都不剩。” 对比现在多少选秀舞台,转音比心跳快,高音比房价高,却一句也记不住;再想想父辈那会儿,没有提词器,没有百万修音,一把二胡就能唱哭整条胡同。时代确实变了,观众从“听歌”变成“看秀”,可阎维文偏要逆行——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把麦克风递给皱纹里的声音。用他自己的话说:“技巧是刀,感情是刃,刀再亮,没刃切不动人心。” 所以,当热搜又被谁假唱、谁翻车霸榜时,老阎正蹲在土炕上,给小学生一句一句教《小白杨》——“它长我也长,和我一起守边防”。唱到最后,孩子们嗓子哑了,他眼眶红了,这就是传承。别让算法只推口水歌,也推推这些“土里刨出来的声音”,毕竟,经典不是唱出来的,是一代一代教出来的。 大家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