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打聪明啦,放弃抗议直接封锁通道,来多少炸多少,不让西方武器落入乌军手中。 俄军这招确实够直接,之前对着西方援乌喊破喉咙抗议,结果人家该送还是送,现在干脆换了思路,管你是谁的物资,只要往乌克兰运,路上就得挨炸。这就跟玩游戏似的,以前还在跟对手讲道理说别送装备,现在直接堵在复活点,出来一个秒一个,简单粗暴但管用。 要说俄军现在的封锁力度,从无人机的出动量就能看出来。2025年7月这一个月,俄军就往乌克兰扔了6297架无人机,这数量比2024年一整年都多,平均每天下来得有两百多架,相当于每天往运输线上撒下一个加强连的钢铁蚊子。 这些无人机里,“猎户座”负责白天黑夜连轴转盯着,这家伙续航能达24小时,飞得还高,乌军手里的单兵防空导弹根本够不着,它在天上把运输车队的位置摸得清清楚楚。发现目标后,“天竺葵 - 2”这类自杀式无人机就直接扑上去,管你是卡车还是仓库,一概炸成零件状态。 就拿敖德萨来说,这里本来是北约物资从罗马尼亚进来的主要通道,结果现在成了俄军重点照顾的对象。之前罗马尼亚的军事装备刚运到敖德萨,还没等卸车,俄军的炸弹就到了,不光物资炸得稀巴烂,连跟着来的雇佣兵都死伤一片。 多瑙河边上的雷尼港也没能幸免,俄军一波无人机袭击就端掉了乌军的燃料库,连带附近仓库里一万多吨谷物都成了炮灰,要知道这些粮食原本可能还能换点军费。现在敖德萨周边的运输路线,白天看着没人敢动,晚上更别想,俄军的无人机跟长了眼睛似的,只要车灯一亮,过不了几分钟准有动静。 陆上的运输线更惨,利沃夫到第聂伯罗这条线,以前是北约援助的黄金通道,现在被俄军折腾得跟鬼门关似的。乌军自己都说,现在往前线送弹药,十车能有三车送到就不错了。 有个前线连长吐槽,他们每天要打光3个基数的弹药,指挥部却只问KPI完成没,没人管补给从哪来。这也难怪,俄军把铁路枢纽、公路桥梁炸了个遍,利沃夫的火车站现在连站台都剩不全,第聂伯罗的桥梁更是被炸得只能过自行车,重型装备根本过不去。 俄军能这么嚣张,背后是无人机产能撑着。乌克兰情报部门原本估计俄军每天能造170架无人机,结果人家实际产量早超200架了,下一步还想冲到每天500架。这就意味着前线的封锁力度只会越来越大,以前可能是抽着空炸,现在是24小时连轴转,运输车队想趁黑夜偷渡都没戏,俄军的电子战无人机能干扰导航,察打一体无人机就在头顶盘旋,跟开了上帝视角似的。 西方那边现在也头疼,美国原本承诺给的“海马斯”火箭弹,偷偷转到波兰去了,F - 16的培训计划才完成17%。欧洲更别说,德国直接砍了40%的援乌预算,法国连“凯撒”火炮都暂停交付了,意大利连过期弹药都不肯给。本来援助就缩水,现在运输线又被堵死,等于给乌军判了双重死刑。乌军总司令西尔斯基承认,现在前线就25万人,要面对俄军70万兵力,这3:1的差距,再加上弹药跟不上,士兵们只能硬扛。有个小提琴手被拉去当排长操作反坦克导弹,这哪是打仗,简直是送人头。 罗马尼亚那边的事更有意思,俄军炸乌克兰港口,无人机残骸飘到罗马尼亚境内,乌方想借机拉北约下场,结果罗马尼亚先是否认,后来改口说发现残骸,却又强调“不危险”。北约秘书长也赶紧说没证据表明俄军故意袭击北约国家,这态度明摆着不想惹事。毕竟真跟俄罗斯撕破脸,这些欧洲国家自己都没底气,德国总理都坦言他们复制不了美国的军工产能,现在连送点物资都被堵在路上炸,哪还敢真派兵上场。 俄军这招釜底抽薪确实够聪明,知道乌军全靠外援吊着命,干脆把输血的管子掐了。现在乌军前线士兵30%都有战斗疲劳综合征,逃兵都有数万了。俄防长说他们每月能占600到700平方公里领土,乌军62%的军工企业都被打残了,这背后其实就是补给线被掐断的效果。以前西方总说要支持乌克兰到最后一人,现在看来,可能不用到最后一人,前线就先没人了。 说到底,俄军这打法就是用低成本无人机耗死高价值援助,你送一辆坦克过来,我用几架自杀式无人机就给炸了,成本差几十倍。这种交换比谁都受得了,难怪俄军越打越顺手,毕竟对于俄罗斯来说,与其天天开会抗议,不如让导弹和无人机说话来得实在,至少现在看来,这招确实比喊口号管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