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质疑到理解李明德:他为何“发疯”?别只盯着砸车,先看看背后的因 “质疑李明德,理解李明德”——最近刷到这句话时,突然懂了为啥有人会说“怪不得他要发疯”。砸车的事确实洗不白,可要是只盯着结果骂他“失控”,却不问一句“人为什么会走到这步”,是不是也太片面了? 大家都知道,成年人的世界里,没人会平白无故失控。就像你憋了一肚子委屈,忍了一次又一次,直到某个小事成了导火索,才忍不住爆发。李明德的“疯”,更像是长期积压后的一次崩塌,不是突然冒出来的,而是早有伏笔。 网上总说“会发疯的人不会死,乖巧的只会被安排结局”,这话听着扎心,却藏着几分现实。生活里太多人习惯了“忍”,受了委屈不敢说,被欺负了不敢反抗,最后要么自己憋出病,要么被当成“软柿子”反复拿捏。反观那些敢“闹”、敢表达不满的人,反而更容易被看见、被重视。 当然,砸车这种行为肯定不对,损害财物、影响公共秩序,该承担的责任一点都不能少。可咱们讨论的时候,能不能别只停留在“他做错了”的层面?多问问“是什么让他走到了这一步”?是长期的压力没处释放?还是一次次沟通无果后的无奈?没有平白无故的“果”,所有失控背后,都藏着没被看见的“因”。 就像身边有人突然情绪崩溃,旁人第一反应不该是“这人怎么这么没素质”,而是试着想想“他是不是遇到难处了”。李明德的事也是如此,批评他的行为没问题,但忽略背后的原因,只一味指责,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让更多人觉得“连表达情绪都要被骂,还不如一直憋着”。 咱们常说“要理性看待问题”,可理性不是只看表面、不究根源。李明德的“疯”,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成年人在压力下的无奈——不是所有人都能优雅地处理情绪,也不是所有人都有渠道释放委屈。当然,这绝不是为砸车找借口,而是希望大家能多一点同理心,别把“失控”简单归为“人品差”。 最后还是得说,无论有多大的委屈,都该选合法合理的方式解决,砸车这种行为绝对不可取。但同时,也希望每个人都能被看见、被理解,不用等到“发疯”,才能让别人注意到自己的难处。 你怎么看李明德的“发疯”?是觉得他该为砸车负责,还是觉得该先弄清背后的原因?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