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军力排名出炉,结果令人意外:中国军费预算高达2660亿美元,几乎是俄罗斯军费的三倍,但在全球火力指数榜单上,俄罗斯排名第二,中国却屈居第三。 美国智库甚至将中国空军实力排在世界第七位,仅次于印度。 2025年,全球军费分配呈现极度不均衡状态。 美国依然以惊人的8950亿美元国防预算稳居世界第一,这个数字超过了后面10个国家军费的总和。 中国军费约为2660亿美元,相比2024年增长了7%,大部分资金投入到军队现代化建设之中。 俄罗斯2025年军费预算约为1260-1500亿美元,虽然总额远低于中美,但占其GDP比例却高达7.2%。 这意味着,俄罗斯几乎将国民经济产出的十三分之一都投入到了军事领域。 尽管中国军费是俄罗斯的近3倍,但在全球火力指数排行榜上,俄罗斯却排名第二,中国位列第三。 全球火力指数的排名标准存在明显偏向性,该指数更看重军事力量的数量规模而非质量水平,这解释了为什么俄罗斯排名高于中国。 俄罗斯继承了苏联时期的庞大军事遗产,拥有超过1.2万辆坦克,而中国只有6000多辆。 在核力量方面,俄罗斯拥有超过5000枚核弹头,而中国只有400多枚。这些数量优势让俄罗斯在排名上占据了有利位置。 美国智库的评估标准,将中国空军实力排在世界第七位,甚至落后于印度。 评估体系中,他们看的是直升机数量,而中国空军直升机数量相对较少,因此被严重扣分。 相比之下,印度凭借庞大的直升机机队,在该项评分中占尽便宜。 实际上,中国军费更多地投入到新舰建造和现代化建设中。 而俄罗斯军费主要依靠老旧装备来维持战力,其中很大一部分资金是用来填补战争带来的经济漏洞。 俄罗斯军费支出中,工资和养老金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研发和创新投入较少。这意味着俄军经费大多用于维持现状,而非未来发展。 中国则将军费重点投入到研发、反腐和提高效率上。 这意味着相同金额的投入,在中国可能带来更多的军事装备和技术。 中俄军事差距的根源在于工业基础的不同,中国制造业全球领先,军工产业链完整,从芯片到卫星都能自给自足。 北斗导航系统已经覆盖全球,精度远超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 俄罗斯自90年代经济动荡以来,军工企业倒闭了大量,技术流失严重,人才外流。 现在俄罗斯经济主要依赖能源出口,一旦油价波动,军费支出就会受到直接影响。 这种基础差异直接反映在装备自给率上,中国主要装备基本实现国产化,而印度国产的“光辉”战斗机,国产化率仅有40%,大量核心部件依赖进口。 未来几年,中俄军力差距可能会进一步扩大。俄罗斯由于战争压力,军费难以维持增长,排名可能有所波动。 从质量上看,差距依然存在。 中国在技术和装备上的迭代速度将远超俄罗斯,尤其是在导弹精度、卫星系统等方面。军费投入多少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