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怎么能这么聪明!”9月10日,贵州一男子因没把玉米晒干导致生虫,不仅数量庞大,还总往家门口爬,就在男子手足无措之时,突然想到家里养着19只小鸡,他灵机一动,派鸡群上场消灭,结果“战况”一下子就扭转了,网友:就怕边吃边拉! 那会儿正午刚过,村口石地板都晒得发亮,杨盛国蹲在玉米堆旁边抽烟,旁边几袋去年晒过的老玉米,袋口都松了,一阵风吹过,袋子边扑棱一下,有小黑虫顺着缝爬出来,正往门口挪。 他低头一瞅,果不其然,门槛下面全是密密麻麻的小虫子,像从地缝里冒出来似的,扫一圈没五分钟又有新的爬出来。 “操,又来了。” 他骂了一句,拿起竹扫帚出去扫地。扫完没一小时,又是一片。他也烦了,前几天撒了点药粉,下雨白撒,虫子第二天照爬。他媳妇说不行,这虫要是钻进厨房柜子怎么办?他妈也说那玉米是自己晒的,不想白扔。 其实杨盛国也想扔,关键是家里人晒得太辛苦了,三伏天一把把掰、翻、晒,真整袋扔了,他过不了心里那关。搁着搁着也拖到现在,虫是越来越多,太阳越大它们越爬得快,像是知道哪边阴凉似的,往屋子里钻。 那天他正发愁,鸡笼那边传来一阵“咯咯咯”,他扭头一看,几只小鸡钻出来了,围着玉米袋乱蹦,有一只直接跳进缝隙里,一下就叼出一只虫来吞了。 他愣了两秒,赶紧放下烟,跑过去把鸡笼门子掀开:“都出来,出来吃虫!” 鸡群一哄而散,扑啦扑啦围在玉米堆边,叼虫子的、啄缝里的、追着满地跑的,连那几只还没长毛的小鸡仔,也在地上叨着,啄得满地乱响。 杨盛国搬了张小板凳,坐门口看,阳光底下鸡毛泛着黄光,一只只啄得正欢。他想,这比撒药强,连饲料都省了。当晚果然鸡饲料剩下不少,平常一碗麦麸喂得干干净净,那天晚上还剩了小半碗。 第二天一早他干脆把袋子翻了个角度,让虫子露得多点,鸡们早上出笼就冲过去,一天追着吃。三天下来,院子地上干净了,连厨房门口都没虫影子了。 邻居大姐路过看见,探头问:“你家鸡改吃虫子啦?” 他笑笑,没多话。 有人还跟他打听,说这法子能不能学,他也没说不行,就是提醒了句:“你得把没生虫的玉米先挪开,不然鸡边吃边踩,脏。” 但话不是说说就完的。 第五天早上,邻居敲门,说门口路边有只鸡躺着,好像不动了。他出来一看,是自家一只公鸡,趴在水泥地上,毛还粘着灰。他抱回家,用破麻袋垫着放屋门边,没说什么。 中午饭也没吃,他一个人去镇上,买了加高的鸡笼铁网,回来一下午都在绑。他老婆说:“不是说挺灵嘛,这回咋不放了?” 他应了句:“就这几只了。” 有段时间村里人议论,说他家鸡跑出去,在人家田边啄了些刚撒下去的稻种,也有人来找他说,让他看着点。他点头说行,说以后不让它们乱跑。 再后来,村干部开会,说鸡鸭都得圈养,喇叭天天放。他那19只鸡,后来只剩下3只母的,没杀,说留着下蛋。 再过些天,有人到家门口喊:“你那鸡吃虫那招我也想试试,还能用不?” 他笑笑,低头说:“现在不让乱放了。” 那人说了声“哎”,走了。 杨盛国抽完烟,把烟灰弹进盆里。那几只母鸡还在墙角刨泥,刨着刨着停下来对着空气叫一声,他听见了,没抬头,只是说: “不是它们的错,谁也不怪。” 说完这句,他就没再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