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解登记堵点,暖群众心田——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切实推动解决不动产登记难问题

自开展不动产“登记难”问题集中整治以来,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始终秉持“群众无过错即办证”的核心原则,创新建立“行政主导+纪检监督”双专班联动机制,以“钉钉子”精神攻坚克难,以“绣花功”落实精细举措,探索出一条契合随州实际的历史遗留问题化解路径。截至2025年8月12日,全市累计梳理摸排的28个“登记难”问题项目、2657套房屋已全部化解到位,用实实在在的成效回应了群众“住有所居、居有其证”的殷切期盼。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责任链条。一是高位推动。提请市政府将不动产“登记难”历史遗留问题工作纳入全市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领导小组议事日程,定期会商,专题调度,形成“政府牵头抓总、部门协同发力、市县联动推进”的工作格局;二是部门主抓。牵头成立市级工作专班,主要领导“挂帅出征”,分管领导“靠前指挥”,业务骨干“分片包联”,确保每个问题项目都有“专人盯、专人办、专人督”。三是协同发力。印发《随州市持续推进不动产“登记难”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方案》,明确整治方向与实施路径,联合市国动办、市税务、市金融监管局、市中院等五部门,出台《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工作指引〉》,厘清部门职责、健全协调机制,为精准化解提供操作依据。

二、纪检嵌入监督,全程紧盯落实。一是专班运作。市纪委监委派驻局纪检组成立纪检监督专班,印发《全市不动产办证领域专项监督方案》,把监督“探头”架在整治一线,既当“监督员”又做“服务员”。二是全程督导。通过列席调度会、查阅资料、现场督导、约谈提醒等方式,重点盯紧“责任是否压实、流程是否通畅、群众是否满意”,以严明的纪律保障整治工作高效推进。三是精准保障。工作专班联合派驻纪检组,多次到化解进度慢、工作推动难的单位,指导各地针对不同问题类型,坚持“缺什么补什么、谁审批谁负责任”原则,分类精准化解。

三、全域摸清实情,确保问题“见底”。一是摸清底数。为把隐藏的“登记难”问题全找出来,新增公布线索征集电话和网络平台,创新构建“线上+线下”双线摸排,主动到中心城区所在的街道(社区)对接等方式,最大限度保证问题线索“应排尽排”,从而实现问题“应化尽化”。二是压实责任。督促各县(市、区)迅速成立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负责的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严格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落实属地责任,细化任务分工,确保压力传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位。三是高频调度。实行“一案一策一专班”攻坚,“双专班”先后召开8次专题调度会,并多次深入县(市、区)一线调研督导,实时掌握进展,现场协调难题,对进度滞后地区重点督办。

四、分类施策求实效,多元举措“破梗阻”。一是“证缴分离”破“欠费梗阻”,让群众不替企业“买单”。对于因开发建设单位欠缴土地出让金、税费、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导致无法办证的问题,在报请市、县(区)政府同意后,实行“证缴分离”。即由税务部门依法向开发建设单位追缴所欠费用,同步为符合条件的无过错购房人先行办理不动产登记。二是“司法+行政”破“查封僵局”,为群众打开“绿色通道”。针对因开发企业债权债务纠纷导致房屋被抵押、司法查封而无法办证的问题,通过行政协调解除抵押,司法通道快速解封,依法保障无过错购房人的办证权益。三是“源头防控”堵“新增漏洞”,让“登记难”不再“代代传”。积极推行“交房即办证”、“抵押即办证”“多测合一”“联合验收”等举措,从源头上切断了新增问题的出现。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会同各相关部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构建长效机制,巩固拓展整治“登记难”工作成果,以更大力度解决好群众和企业在不动产登记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