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国宴菜单出来了,大家一起来看看我国的国宴到底都吃一些什么?感觉还挺不错的,每一道

国宴菜单出来了,大家一起来看看我国的国宴到底都吃一些什么?感觉还挺不错的,每一道菜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   前两天刷到一段国宴备菜的视频,师傅们正在处理阳澄湖大闸蟹,每只都得用软毛刷仔细刷三遍,蒸的时候还要在蟹壳上放片姜,说是既能去腥又能保持蟹肉的清甜。   旁边案台上,文思豆腐切得能穿过针眼,在清水中散开像一团银丝,光是这功夫,就知道国宴的菜不只是好吃那么简单。   要说哪类菜最常出现在国宴上,淮扬菜得算头一份。   就拿软兜长鱼来说,选的都是端午前后的鳝鱼,去骨时得用竹刀,据说这样能避免铁腥味,煨制时用的酱酒得是三年陈的,上桌时还得保持60度的温度,就为了那口“鲜中带醇”。   1949年开国第一宴,这道菜作为头道热菜端上来,后来不少外国元首尝过都点头,说从没吃过这么嫩的鳝鱼。   那其他菜系就没机会了?也不是。   川菜里的宫保鸡丁就常露面,不过国宴版的有讲究——鸡丁得切1厘米见方,花生米必须是当年的新货,辣度减了一半,还加了点荔枝汁调甜,难怪特朗普访华时连吃了两筷子。   还有杭帮菜的松鼠桂鱼,鱼身改刀得像松果,油炸后要立马浇汁,保证外脆里嫩,尼克松访华时就对这道菜赞不绝口,说酸甜味很对胃口。   有些菜为啥总上不了国宴?东北菜就是个例子。   前几年有厨师提议把锅包肉加进去,觉得酸甜口适合外宾,但试菜时发现,一大盘端上来显得粗犷,而且复热后外皮会软,影响口感。   更关键的是,传统东北菜里有些用熊掌、雪蛤做的菜,现在受保护动物规定限制,自然没法入选,加上东北菜不在八大菜系之列,机会就更少了。   国宴的菜量,也是慢慢变精简的。   1959年建国十周年那次,人民大会堂要招待5000人,后厨的蒸箱不够用,最后用砂锅装烧四宝和口蘑烧鸡块,就靠砂锅保温,让每个人都吃到热菜。   那会儿菜单上光热菜就有十几道,直到1986年澳大利亚副总理说“太丰盛”,才开始减菜。   现在一般就是四热一汤,像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那次,热菜是百合响螺汤、炙烤羊排、蟹粉芙蓉龙虾、珍菌佛跳墙,再加道香芥汁三文鱼,刚好够吃又不浪费。   除了菜,餐具和饮品也有门道。   去年进博会国宴用的餐盘,边缘是手绘的上海外滩夜景,筷架做成了东方明珠的造型,外国客人拿到都忍不住拍照。   饮品方面,除了龙井、祁门红茶,还有定制的长城葡萄酒,瓶身上印着“进博”字样,“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时还上了茅台,不过是小杯装,刚好一口的量。   现在国宴也越来越“接地气”,不少菜在饭馆里也能吃到。   比如北京烤鸭,大栅栏的老字号每天都卖,只是国宴版的鸭皮得烤得酥到掉渣,饼皮薄如纸,连甜面酱都得是三伏天晒的。   还有东坡肉,国宴用的是四川成华猪,炖的时候加黄酒慢煨4小时,肥而不腻,普通饭馆虽做法相似,却少了那份耐心。   今年博鳌论坛的国宴,还加了道海南和乐蟹,用清蒸的做法,配着本地的黄灯笼椒酱,既突出地方特色,又没太出格。   网友们在网上“云吃”时,有人数着什锦炒饭里的八种配料,有人惦记熊猫筷架在哪能买,还有人说“光看菜名就流口水”。   说到底,国宴的菜未必多贵,却处处是心思,就像把中国的味道装进盘子里,让远道而来的客人尝一口就忘不掉。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