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沈阳东西快速干道焕新亮相 民生交通保障再添 “硬支撑”

8月31日,顺应学生即将开学和市民出行的迫切需求,沈阳市东西快速干道维修改造项目临时开放主线交通。本次改造工程由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组织,聚焦公和桥、东西高架桥、沈海立交桥3座桥梁,总长度达7.8公里,于4月25日正式开启施工,旨在全面提升桥梁及桥下空间的安全性、舒适性与耐久性。

据了解,本次改造内容涵盖多个关键方面:在桥梁主体上,将拆除重建桥面铺装,改造墩柱与防撞墙,修复全桥结构破损部位;同时,对隔音屏、伸缩缝进行更换,实施防腐涂装作业。此外,工程还将新增桥梁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升级交通安全设施,并对桥下空间进行全面梳理,实现“一体化”综合提升。

在施工过程中,为做到标本兼治,实现结构性能与耐久性整体提升,相关部门遵守“四精”原则保障工程质量:综合采取调查桥梁历史资料、专业检测和现场局部“开窗”等组合方式,全面、准确查清桥梁病害;从结构性、材料、构造缺陷、外部环境影响等多个方面入手,系统分析,科学确定病害成因;针对病害,结合病因,从恢复性加固、提升性加固等方面,按照“一桥一策”的原则制定经济高效、标本兼治的改造方案;构建严苛的质量管控体系,确保工程全过程高标准、高质量实施。

通过改造,实现桥梁“强筋壮骨”“内外兼修”,显著提升了桥梁安全承载能力和智能化管理能力:安全韧性全面跃升。加固改造后的桥梁从墩柱、盖梁、桥面铺装、防撞墙等部位得到全面“强筋壮骨”,提高桥梁的安全性能;通过引入3D摊铺技术、3层防腐涂装体系等新材料、新技术,提高建设标准,精细施工,实现桥面更加平整耐久。交通标线在落实新国标的基础上,对其白度,抗裂,抗磨,抗污,粘结力等指标进行升级,提升标线质量,实现交通标线更耐久清晰。同时,对桥下空间同步进行梳理和提升,让桥下空间更加充满活力,更好服务周边居民;对桥梁加装安全运行监测预警系统,全面掌握桥梁运行环境及结构技术状况,实现实时护航桥梁安全运行。引入智能交通科技设施,融合视频监控、雷视感知、诱导系统、无人机等,构建交通智慧治理网络,有效降低交通事故、提高交通安全。

另外,在施工过程中,为减小对周边居民的影响,项目采取半幅封闭、半幅通行、分段分幅的方式,确保施工期间桥梁仍可通行,缓解绕行压力;在拆除作业方面采用小型拆除设备和静音发电机,降低噪音影响,采用水车、雾炮等设备不间断进行洒水降尘,减少扬尘污染。在沈阳数字城管小程序“市民‘找茬’、城管‘听劝’”专题通道或“市民参与”板块接受市民监督,听取市民的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