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查了一下农村四哥建房这事 不查不知道,一查真佩服,要建好需要得让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邻居签字,这就有难度了 前几天刷农村四哥的视频,本来还觉得“哇,他要建新房,日子过得杠杠的”,结果看到评论区一条留言直接给我整懵——“建房还要隔壁签字?不是吧?真的假的?”我瞬间也跟着犯嘀咕:咱老家建房顶多找村委会递材料,啥时候多了这步?后来看四哥说,他揣着宅基地申请、房屋设计图纸,还有家里人口证明,跑村委会交了材料,回来就拉着爸妈坐客厅木桌旁商议。本来想让爸妈少操心, 只说“想让你们住宽敞点,弟弟结婚也有地方”,结果爸妈追着问“审批得多久?后续花钱咋安排?”,他只能一遍遍解释流程,那场景像极了咱跟爸妈说大事时的样子,又想硬气扛着,又怕他们瞎担心。 四哥在评论区回应说,得让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邻居签字,就是为了明确宅基地边界,免得以后建的时候墙体越界,或者建成后因为排水、采光闹纠纷。说实话,这理听着挺对,但我立马想起老家我叔的事——前几年我叔想翻修老房,就因为之前跟西边邻居吵过排水的架,邻居死活不签字,申请搁在村委会大半年没动静,最后还是托村支书来回调解,给人赔了好几天笑脸才搞定。你说这要是遇着个膈应人的邻居,合不来还不签字,那房岂不是建不成了?四哥说他提前跟邻居沟通过,没人有异议,可万一换个人,咋整? 评论区还有人替四哥操心:“别墅看着好,打扫起来能累死!”说普通农村两层房,打扫一次都得半天,别墅三层还带庭院,光擦窗户就得一整天。还说四哥家不缺钱,大不了雇保洁每月去四次,凭他们自己肯定搞不干净——这话听着像吐槽,却让我想起我朋友的崩溃事。去年我朋友租了个小别墅,本来天天发朋友圈说“住别墅太完美了”,结果没俩月就跟我吐槽“绷不住了!每天下班回家还得拖地擦灰,周末光收拾院子就耗一下午,早知道住公寓省事儿”,最后直接提前退租了。说实话,别墅是排场,可这维护的活儿,真不是谁都扛得住。 还有网友说,四哥现在住的房才建了三年,这又要建新的,肯定是挣了不少钱。还算过一笔账:农村建套别墅,宅基地审批费、建材钱、施工费加起来,没二十万下不来,他短时间能再掏这笔钱,收入肯定不低。底下一堆人说“羡慕了”,我本来也觉得“四哥是真给力,勤劳就该挣钱”,但后来刷到一条评论有点犹豫——“会不会是他在村里有啥资源优势?普通村民建房指标都紧,他咋能三年建两次?”我也不敢瞎猜,或许真是他实在肯干挣来的?但这话一出来,心里总有点犯嘀咕。 好多网友都夸四哥一家是好人:说四哥日常帮村里老人搬物资,农忙时还帮邻居收割庄稼,做事从不拖延;他爸妈常打扫村里的公共区域,他媳妇还把自家种的蔬菜送给邻居。本来我也觉得“这家人真板扎”, 结果刷到一条评论说“会不会是装的?拍视频嘛,谁不捡好的演?”瞬间有点懵——咱看到的这些,是不是都是想让咱看到的?后来又想,就算有演的成分,能一直帮老人、送蔬菜,也比那些光说不做的强吧?不过这话确实让我琢磨了半天,也不知道是我想多了,还是网友太较真。 总之,看农村四哥的视频就是一种舒适感吧,也说出不那种感觉,老实,又实在。看着就顺眼#农村四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