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鼻炎一整年,不如处暑后坚持30天!孩子脾肺壮了,咳嗽、感冒、鼻炎再也不敢轻易来犯 “医生,孩子鼻炎治了快一年了,喷鼻剂、中药、洗鼻器都用遍了,可还是一着凉就犯,孩子因为鼻塞整夜哭闹,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其实啊,想要孩子鼻炎少复发、不复发,处暑过后就是个好时机。 处暑后,夏天的湿热慢慢退去,秋天的燥气还没太重。 这时候调理,既能化解夏天残留的湿气和余毒,又能抵御秋天的燥气和寒气,相当于给孩子的呼吸道装上了“双重防护盾”,能把鼻炎复发的概率降到最低! 鼻炎防复发调理黄金期 很多家长疑惑:“一年四季都能调理,为啥偏偏是秋季这 30 天?” 这和孩子的体质、季节特点息息相关: 清“夏债”:夏天孩子贪凉吃冰饮、吹空调,脾胃被“冻”得运化无力,湿气积在体内,秋天一遇燥寒,鼻炎必然复发。 防“秋燥”:秋天燥气最伤肺,肺伤了就没法滋养鼻窍,孩子会出现鼻干、鼻痒、干咳,加重鼻炎。 备“寒冬”:脾肺调理好了,能把营养转化成“能量储备”。冬天再遇寒气时,肺气足能挡寒、脾气足能化湿,鼻炎、感冒自然不会轻易再犯。 处暑后鼻炎娃调理妙招 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鼻炎的根在于脾肺,因此处暑后的调理重点在于健脾、除湿、清肺。 一、借助药力:健脾除湿清肺,夯实基础 健脾清肺方:太子参 (补肺气,帮助排出肺内痰湿)+ 炒白术 (健脾除湿,减少湿气生成)+ 茯苓 (助脾运化,把湿浊排出去)+ 辛夷花 (温和通鼻窍)。 随证加减:若燥气明显,加百合 、麦冬 (润肺润燥);若鼻涕黏腻难排,加陈皮 (理气化痰);若鼻塞严重,加白芷 (辅助通窍,增强辛夷花效果)。 二、借助食疗:处暑清肺汤,温和调理 食疗是秋季调理的“主力军”,既能配合药力巩固效果,又能日常养护。这碗“百合山药清肺汤”,清润不燥、健脾不腻,刚好贴合秋季孩子的体质,3 岁以上都能喝。 百合山药清肺汤做法:取鲜百合、银耳半朵、南杏仁、猪肺(或瘦肉替代)。银耳泡发后与所有材料一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慢炖1小时,加少许盐调味即可。 三、借助泡脚:艾叶煮水泡脚,温经散寒通窍 秋季早晚凉,孩子容易受凉,每晚用艾叶水泡脚,能温通经络、驱寒除湿,还能促进睡眠,帮孩子把体内的湿浊和寒气通过脚底排出,配合药力和食疗,调理效果会翻倍。 艾叶泡脚方法:取干艾叶,加清水煮 200 分钟左右,加温水调至 40℃左右。每晚睡前 1 小时泡,每次 10 分钟,泡到孩子脚背微微发红就停。 临床案例分享 8 岁的轩轩,鼻炎 + 腺样体肥大反复 1 年多,腺样体堵塞80%。 之前用喷鼻剂能暂时通鼻,但后来效果就不行了。孩子张嘴呼吸,晚上憋醒 3-4 次,流白黏涕,还总干咳,身高体重也比同龄孩子偏矮。 综合了解完孩子情况,我发现轩轩: 白厚苔是湿浊困脾,脸色白是肺气虚;遇冷鼻塞 + 爱出汗 = 肺气虚,大便黏 + 挑食 = 湿浊困脾,干咳 + 鼻干 = 燥气伤肺;鼻黏膜苍白水肿,确认是“湿浊阻窍、肺气虚弱”。 于是按照上述治疗思路,给轩轩开方调理。并叮嘱家长常给孩子做百合山药清肺汤喝,并坚持每天泡脚。 调理结果: 第1周:鼻塞减轻,夜间打鼾声减小; 第2周:食欲改善,大便成形,打鼾基本消失; 第4周:夜间基本可闭口呼吸,面色转红润,复查腺样体缩小至60%左右,效果比较明显。 为了彻底帮轩轩摆脱鼻炎 + 腺样体肥大的困扰,后续以健脾补肺为核心,继续用药帮孩子调理体质。 处暑后30天,是调理孩子脾肺的黄金期,此时天地气机转换,人体阳气开始内收,通过健脾益气、化痰通窍的方法,能够有效改善孩子脾肺功能,从根源上解决鼻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