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合不合适,吃顿烧烤就知道了(1)
亚丘说
1
你以为爱情是烛光晚餐里的红酒玫瑰?
错了,爱情是烧烤摊上的鸡翅能不能烤到一块儿去。
2
心理学有个词叫“微表情暴击”,一顿饭的功夫,他挑不挑葱,你啃不啃蒜,谁抢最后一块五花肉,谁偷偷把肥肉夹到你盘里,全是潜意识里的“合拍指数”。
3
有句话说:“爱不是彼此凝视,而是一起朝同一个方向看。”
烧烤摊上,你俩是抢着买单,还是假装玩手机等对方掏钱,方向一目了然。
有个姑娘和相亲对象吃烧烤,她刚拿起一串韭菜,男生皱眉:“味儿大,别吃。”她放下韭菜,也放下了继续了解的念头。
后来遇到现任,她啃韭菜啃得满嘴绿,男生递纸巾:“慢点,我这串也给你。”
你看,爱不是改变对方的口味,是连你的重口味也当成宝贝。
弗洛伊德讲,“人的潜意识决定行为。”
烧烤摊上,他是不是把第一串烤好的肉递给你,是不是记得你爱加辣还是免孜然,比一万句“我爱你”更真实。
4
感情里的“火候”,和烤茄子一个道理:
心急的翻来覆去,最后烂成一坨;
沉住气的,知道什么时候刷酱,什么时候撒芝麻。
能陪你吃烧烤的人,比能陪你吃西餐的人更难得。
西餐讲究礼仪,烧烤摊上才能暴露“动物本能”,他啃羊排的狼狈相,你擦汗的油手,才是卸下伪装后的灵魂裸奔。
你递我一串烤肉,我分你半瓶啤酒,烟火气里没有算计,只有“这个好吃你尝尝”。
5
判断一个人合不合适,就看他能不能接住你的“烧烤梗”:
你说“鸡翅要烤到变态啦流泪才入味”,他接“那你的心是不是也快烤熟了”,这种无聊对话里的默契,比星座配对准一万倍。
有个小伙失恋后天天吃烧烤,老板问他:“孜然要不要加‘回忆’?”他愣住,老板笑:“你前任不爱吃孜然,你每次都说‘免了’。”
你看,连烧烤摊老板都记得你的爱情,你却忘了自己曾经迁就到失去味道。
6
心理学家荣格说过,“孤独不是身边无人,而是无法交流重要的感受。”
而烧烤摊上,能和你争论“烤馒头片该刷酱还是撒糖”的人,大概率也能接住你深夜的眼泪。
感情像烤串,火太大容易焦,火太小又生腥,最好的状态是:你翻面,我扇风,一起盯着滋滋冒油的幸福傻笑。
为什么烧烤能测出三观?
因为,挑食的人能忍,但绝不妥协;
吃货的人热情,但容易烫嘴;
喝醉的人坦诚,但可能断片。
一顿烧烤,就是一场微型人生。
阅读:15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