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巴基斯坦宣布了 8月20日,巴基斯坦机场管理局发布通告,将对印度飞机继续关闭领空至9月23日。 说起来,关闭领空不是突然的决定。早在今年四月,局势就已经急转直下。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的帕哈尔格姆镇发生了一起震惊各方的枪击事件,导致26名游客丧生。 印度几乎是第一时间就将矛头指向巴基斯坦,指责其背后支持武装分子。巴方当然不认,没隔两天——也就是4月24日,就宣布封锁印度航空的过境通道,算是强硬回击。 这一关,就再没真正松过。克什米尔控制线附近炮火几乎没停过,两边军队动不动就交火。五月份,印度甚至发动了一场名叫“朱砂行动”的空袭,目标直指巴控区域。 巴基斯坦也没示弱,随即展开代号“铜墙铁壁”的军事回应,更厉害的是,他们还发动网络攻击,一度导致印度接近70%的电力系统瘫痪——那会儿印度好几个邦连续停电,民间怨声载道。 其实印巴这一对老冤家,闹别扭也不是一天两天。自从七十多年前分家以来,克什米尔就像一根扎在喉咙里的刺,谁动一下都疼。 更现实的问题是水——巴基斯坦全国近七成的农业灌溉和日常饮水,都依赖发源自印度境内的河流。印度时不时就拿“断水”作为施压手段,巴基斯坦也干脆把这类行为直接称作“战争举动”。 不过,巴基斯坦这“领空封锁”也不是没有代价。他们自家媒体《黎明报》粗略算过,光是由于印度航班绕道,两个月里巴方损失的航空过境费就超过4.1亿卢比。 以往每天平均有一两百架印度飞机借道巴基斯坦上空,如今这些飞机不得不绕远,燃油和时间成本大增,巴基斯坦自己的航空收入也大幅缩水。印度航司同样叫苦不迭,机票贵了、乘客抱怨多了,压力全都传导到了运营上。 印度自然也没闲着。从四月最后一天开始,他们也实施了针对巴基斯坦飞机的对等禁飞措施。两边你来我往、谁都不退。 最苦的是老百姓——印度一度中止履行《印度河河水条约》,直接导致巴基斯坦部分农田干旱、电力短缺;巴基斯坦则全面中止与印度的贸易,边境口岸陆续关闭,民间往来、商业互动几乎全部停摆。 国际社会不是没劝过。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就曾亲自打电话给印巴领导人,呼吁双方保持克制、缓和局势。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强烈谴责造成平民死亡的袭击行为。但这些外部声音,似乎并没真正浇灭双方的怒火。 那么巴基斯坦这次坚持延长“禁飞令”,到底是图什么?说到底,就是一种姿态——他们要清楚地告诉印度:主权问题上绝不含糊,你若越界,我必有回应。在当下这种高度紧张的对抗局面中,关闭领空成了巴基斯坦一张实际而有力的牌。 但说实话,这种“你关我也关”的对抗,根本没有真正的赢家。两边经济都在受损,老百姓日常起居、交通出行都受影响。光靠强硬对峙解决不了问题,国际调解有必要,两国领导人更得拿出政治智慧,别让民族情绪代替理性判断。 说到底,大家共生在这一片土地上,对抗不如对话,争个你死我活,不如找个台阶一起走下去。南亚要想真正太平,印巴终究还得回到谈判桌前。